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中国55年商务事业的光辉历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 12:18 商务部网站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华诞。5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风雨,团结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商务战线55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共和国辉煌璀璨的历史进程中。

  55年来商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55年商务事业的发展历史,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国家掌握和行使对内对外贸易管理主权,彻底改变旧中国商品极度匮乏、市场极不发达状况的历史;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内外贸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历史;也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保持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历史。

  1、曲折发展到快速成长的国内贸易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国内贸易工作,设立了贸易部,主要任务是控制全国市场和稳定物价。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国营商业管理体系,实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调拨,国家控制了粮、棉、煤、布、油、盐等重要商品的供应。同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供销、消费、手工业合作事业。合作社商业遍布广大农村,成为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和稳定市场物价的重要力量。1953年,国家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由此被打破,国营商店和合作社商业分别垄断了城乡市场。

  “大跃进”时期,在“左倾”错误思想干扰下,商业工作走了不少弯路:撤消了专业公司,下放管理权限,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变为分级管理、分工经营;改变了农村财贸管理体制,实行机构下放、计划统一、财政包干的办法,将农村基层商业的资金、商品、人事管理权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使供销社失去了基础和前沿阵地,经营管理混乱;全面实行了工业品统购包销,小商品都由商业部门包销;关闭了自由市场,由国营商业独家垄断流通渠道,大大抑制了流通市场的活力。为纠正错误、克服困难,60年代初期国家恢复了百货、纺织品等10家专业总公司和饮食、蔬菜、民族贸易等专业局,恢复了供销合作社、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开放了集市贸易,减少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供应和议价供应的政策。这些措施对繁荣城乡市场,稳定物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商业体制又恢复到了“大跃进”时期的做法,全国又变成单一经济成分和单一流通渠道。到1976年,市场上各类商品货源紧缺,买难卖难严重,商业流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贸易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家调整和改革了商品购销体制,减少了统购、派购农副产品的品种,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逐步减少计划管理的商品,放开工业品价格;恢复了农村集市贸易,开放城市农副产品市场,鼓励扶持集体、个体多种所有制商业发展;改革日用工业品批发体制,在所有城市逐诧ST/article/ModifyArticle.jspHTTP/1.1Accept: image/gif,image/x-xbitmap, image/jpeg, image/pjpeg,application/vnd.ms-excel,application/msword,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Referer:http://pub.mofcom.gov.cn/article/EditArticle.jsp?action=modify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