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安徽:55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国5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22.9亿元,1978年发展到114亿元,2003年迅速增加到3972.4亿元,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8.3倍,年平均增长6.8%,其中1953—1978年平均增长3.5%,1979—2003年平均增长10.4%,改革开放以来的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3倍,这一时期也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实力增强最显著的时期。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78元、1978年的244元迅速提高到2003年的645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12.7倍,年平均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已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比1978年翻了3番多。     许多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只有639万吨,棉花1.7万吨,油料14.9万吨;钢、钢材、水泥、大型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均为空白。经过55年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主要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中,我省粮食、油料、棉花产量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4位和第6位,肉类、水产品居第8位和第9位;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汽车产量居全国第7位和第6位,冰箱、彩电、洗衣机分别居第3位、第6位和第4位,钢、水泥、农用化肥、白酒、食用植物油等产品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中占较大份额,建国初期,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5%,改革开放初期占47.2%。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GDP中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47.2∶35.5∶17.3调整为2003年的19.2∶44.8∶36,一产比重下降28个百分点,二、三产比重分别上升9.3个和18.7个百分点。各产业内部,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工业中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机械、电子、家电、汽车、能源原材料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自1994年起已连续10年超过GDP增速,在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旅游、房地产、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农业增加值达到763.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4.2倍和2.1倍,年平均增长3.3%和4.7%。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供给短缺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粮食生产自1983年跨上2000万吨台阶后,除1991年发生特大水灾外,其余年份产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1997年达277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全省粮食产量2215万吨,比1949年增长2.5倍,比1978年增长49.4%,人均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29公斤、1978年的314公斤提高到2003年的347公斤;油料产量231.4万吨,比1949年增长14.5倍,比1978年增长6.1倍;肉类总产量361.1万吨,水产品产量165.3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3倍和30倍。全省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正常年景下达到粮食2500万吨、油料260万吨、棉花30万吨的水平。     三、工业经济欣欣向荣     50多年来,全省工业生产始终保持快速增长。1952年工业增加值仅为1.8亿元,1978年为36.3亿元,2003年已达1445.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2003年比1952年增长364倍,比1978年增长22倍,年平均增长12.3%和13.4%。目前,全省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实力大大增强。拥有规模以上大型工业企业59家,中小型工业企业4099家,资产3719亿元,平均每天可以创造财富2.4亿元。     近年来,我省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较快,轻工、机械、食品等在调整中进一步提高,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迅速崛起,促进工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3年,全省原煤产量6726万吨,比1949年增长58倍,比1978年增长1.7倍;发电量547.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282倍和5.6倍;钢产量692.1万吨,比1978年增长6.7倍。彩电、冰箱、洗衣机、计算机、空调器等一大批电子电器产品产量也快速增加。彩电由1990年的8.96万台增加到2003年的265.3万台,电冰箱由34.5万台增加到274.9万台,洗衣机由34万台增加到188.2万台,房间空调器由1.2万台增加到296.7万台,年平均增长率在14%—30%之间。汽车工业迅速壮大,产量由1990年的不到3千辆增加到2003年的26.4万辆,13年间增加了92倍,年平均增长41.7%。全省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4%,比1952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四、投资建设成就巨大     新中国成立时,江淮大地百业待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过55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从1949年的232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13.1亿元。1978年后,随着蹲侍逯频母母铮蹲适簧峡斐档馈?/SPAN>1986年投资额首次超过百亿元,2002年又突破千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1477.7亿元。55年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78亿元,其中改革开放后投资9717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前30年投资总和的60.5倍。     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改善。50多年来,我省先后投巨资对淮河流域、长江江堤进行大规模治理,建成了梅山、淠史杭、怀洪新河、港口湾水库等一大批防洪、排涝、灌溉骨干水利工程,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943千公顷增加到2003年的3285千公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交通运输突飞猛进,已建成铁路、公路、民航等综合运输网络,使全省交通运输业跃上了新台阶。先后建成了阜淮、芜铜、津浦复线、皖赣线、合九线、京九线阜阳段等10多条铁路线,2003年铁路营业里程2174公里,比1949年增加了1455公里。自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合巢芜、合安、合徐、界蚌等高速公路相继竣工,目前总长度已突破1000公里,达1070公里。民航事业长足发展,新建、扩建和改建了骆岗、屯溪、阜阳、安庆等机场,开辟了多条空中航线。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全省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大容量、高速率、安全可靠的公用电信网,业务种类齐全的邮政网点密布全省各地。2003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77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我省正在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涉及投资项目近800个,投资额将超万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全省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飞跃。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建国55年来,我省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消费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200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2亿元,为1949年的266倍,年平均增长10.9%,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14.3%。随着我省商业与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连锁超市、专卖店、仓储式商场、便利店、快餐店等商业业态竞相发展,分期付款、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大大活跃了消费市场。如今,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大型综合商厦不断涌现,一流的设施,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时尚生活。     在消费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1978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只有2100个,年成交额7.5亿元。25年后的今天,已形成市场齐全、功能齐备的贸易体系,不仅拥有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而且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各类要素市场。到2003年底,全省有各类集贸市场3730个、要素市场122个,成交额分别为1042亿元和73亿元。     六、人民生活从温饱迈入小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省力的逐步增强,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57年,我省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仅5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6元。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78元,比1980年增长了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27.5元,比1978年增长了17.8倍。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3.9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2475.8亿元,年平均增速达29.5%;人均储蓄由8.4元增加到3874.8元,年平均增长27.8%。     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1980年每人每年消费水平为221元,2003年则为3312元,提高了14倍。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0%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44.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73.6%下降到2003年的46%。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明显改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8.1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1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16平方米。住房质量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     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普及程度迅速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20世纪50-70年代的百元级“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四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数千元级的装电话、空调、高档音响,到如今万元级、数十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大大提高。到2003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冰箱89台、洗衣机93台、空调62台、家用电脑17台、移动电话70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59台、冰箱13台、洗衣机18台、摩托车17辆、移动电话21部。     七、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省是一个内陆省份,过去与国外贸易交往不多。改革开放后,我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活动,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给全省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1957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仅678万美元,1978年为1062万美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2003年已增至59.4亿美元,比1957年扩大876倍,年平均增长15.9%,其中出口额年平均增长14.2%。外贸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980年的0.5%上升到2003年的12.4%。在对外贸易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80年代初的10%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88.5%,出口市场也由1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我省利用外资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起点较低,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更是呈现高速增长态势。1986—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83.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累计4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35.6%。到2003年底,全省实有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034家,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分别达到116.4亿美元和69.6亿美元。     自1983年签订第一份合同开始,到2003年底,我省已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445份,合同金额12.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达40%左右。目前,我省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与国外建立了47对友好城市。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省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国际、国内旅游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2003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8.1万人次,比1979年的0.34万人次增长81倍,年平均增长20.2%;旅游外汇收入1.1亿美元,比1979年的33.1万美元增长近340倍,年平均增长27.5%。国内旅游人数也由1979年的37万人次增加到2003年的3338万人次,年平均增长20.6%;旅游收入由740万元增加到187.1亿元,年平均增长38.6%,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50多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建国初的10%提高到1978年的0.3%,2003年达到99.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积极实施,“两基”目标基本实现。1949年,我省只有2所高校,到2003年发展到73所;在校学生由1千多人增加到41万人,2003年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已达到64.4人。普通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从1949年至2003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达6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96万人。成人教育积极发展,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大大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年份 高等学校 普通中学 小学 1949年 0.1 3.1 66.4 1978年 2.9 288.9 796.2 2003年 41.0 428.3 661.2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引下,我省提出了“科教兴皖”战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迅速增强。2003年,全省有科技机构757个,比1985年增加近2倍;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试验室16个,省部共建实验室5个,部属实验室10个;科技活动人员8.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7万人,均比1985年增长2.3倍。全省科技投入力度加大,2003年科技经费支出83.5亿元,比1985年增长83倍。近年来每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都在400项以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活动 年份 科研机构(个) 科学家、工程师(人) 经费支出(万元) 1985年 268 17002 9950 1995年 882 38364 133648 2003年 757 56655 834709     2003年末,全省有文化事业单位2120个,从业人员1.3万人,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5万场,观众人数1019万人次。广播电视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由1978年的40.5%提高到2003年的95.5%,电视人口覆盖率由33%提高到95%。图书、杂志、报纸出版业快速发展。2003年出版图书3489种,是1980年的16.5倍;杂志186种,是1980年的4.7倍;报纸101种,是1980年的7.8倍。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省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多层次、防治结合、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定提高。2003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9201个,卫生技术人员15.4万人,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24人。体育、环保、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也蓬勃发展,成绩斐然。     卫生事业 年份 卫生机构数(个)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人) 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1949年 31 310 0.1 1978年 6466 96030 20.4 2003年 9201 153802 24.0     沧海桑田,江淮巨变。新中国55年来,安徽人民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对外开放总体水平还不高,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我们坚信,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切实增强发展紧迫感,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861”行动计划,就一定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