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 陈辅
两年前,国内译介专著《英国社会保障法》,原作者罗伯特·伊斯特(RobertEast)说:“起初,我没想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会有人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感兴趣。然而,细细想来,我理解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为了能够了解全世界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便于推进其在如何发展谁会保障制度方面的讨论。”
同样也是在2002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决定2年后在中国北京召开第28届全球大会。今年9月中旬刚刚落幕的这次大会,是国际范围内探讨社会保障政策的一场脑力激荡。
各国决策者们在国际交流中究竟获益几何?英国养老金部部长马尔柯姆·维克斯(MalcolmWicks)透露说,“不同国家之间互相学习,颇有益处,比如,英国在创建‘养老金保护基金’(PensionProtectionFund)的过程中,我前往美国进行考察。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退休金福利担保公司(USPensionBenefitGuaranteeCorporation)的做法,这一方案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在企业破产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员工的退休福利。当然有一点值得注意,学习和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
维克斯横跨大西洋远赴美洲求教,是否轻视了欧陆紧邻?他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这是因为美国在处理公司破产情况时更有经验,在其他方面我们也与欧洲大陆展开交流,还学习澳大利亚的做法,就拿近的来说,我们与上海的合作交流也是相当积极的。”
维克斯结束北京论坛之后访问上海。在参观某区养老金管理中心之后,维克斯向记者称,“上海的养老金信息向公众开放,大家能够获悉自己已经缴纳了多少金额,能够支取多少金额等信息,这一做法非常了不起。”据悉,上海市社保有关方面近期组织一个考察小组前往英国考察。
维克斯特别提及,社会保障支出的最大份额是养老金,目前各国在养老金改革问题上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在英国,80岁以上人口预计到2031年翻一番,到2050年则达到目前的三倍。人们的受教育时间拉长,工作时间缩短,预期寿命延长,退休年数增加———几乎是50年前的2倍。”
人口老龄化趋势几乎是全球性的,在欧洲,业内认同这样的观点———这是一颗威胁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悬在头顶的人口定时炸弹”。
维克斯称:“中国也不例外,预计在2000年至2050年期间,60岁以上人口将增长2.5倍。2000年,工作人员与老年人的比例为9比1,而在2050年这一比例将是3比1。”
在此次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上,人口老龄化成为全会的五大议题之一。上海财经大学的学者钟仁耀认为,中国开展社保国际交流的动因,很多程度上在于中外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处。第一,中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改变国家财政在这个制度上负担太重的状况;第二,中国当时也已经开始面临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状况。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保障也开始有向全球化发展的迹象。这是因为,社会保障支付水平的高低和其支付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和基本方针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另一国家。
维克斯认为,各国的养老金改革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法则,不同的政策取决于各个国家特使的文化趋向,取决于经济状况与稳定性。况且,退休阶段领取养老金的多寡,也只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还有更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建。
最近两年来,养老金改革因其他经济因素雪山加霜。养老金投资股票市场严重失利、企业运营状况不佳等因素造成英国养老金亏空上千亿欧元。
维克斯承认说,养老金是英国舆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很多时候会看到它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养老金已经对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构成挑战。
“这是一个政策平衡术,”维克斯在表述个人见解时这样说,“养老金在可持续和充足支付两项指标之间如何平衡,这是一个棘手的政策问题。我认为,或许应该有四项基本的原则,首先,明确这是与就业政策相关联的综合性措施,涉及到社会就业、福利待遇、工作技能,就业公平性等因素;第二,养老金政策应当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养老金向最需要的人群发放;第三,它涉及投资市场的监管办法,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应保障养老金储蓄金额的安全;第四,养老金计划的信息应当向公众个人充分开放。”
维克斯强调称,“在当前情况下某些运营特别养老金计划的公司陷入破产,我们必须让公众重拾信心。”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29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