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缘何“跌跌”不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 11:00 证券时报 | |
    自2004年3月中旬,香港创业板创出新高之后一路下挫。尽管近期恒生与国企指数有走好迹象,但创业板指数依旧持续下跌,丝毫没有反弹的意味,这与年初小幅上扬行情形成鲜明反差。基于目前创业板的状况,笔者试分析一下其下跌的主要动因。     “四大金刚”申请转主板     在香港创业板每况愈下时,创业板公司“出走”现象愈演愈烈。据香港有关媒体报道,创业板10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中,TOM集团(8001)、凤凰卫视(8002)、香港网(8006)及长江生命科技(8222)先后表示申请或可能申请转往主板挂牌。若成功转板,单是这四只股份的脱离,就会令创业板市值大幅减少三成五,整体成交下跌超过二成。     同时,在创业板中的一些业绩优良的股票也有转主板的要求,如金蝶软件等。其作为内地财务软件的开发商,近年发展状况相当不错,该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也希望尽快到主板上市交易。一旦这些创业板的大盘股与绩优股转向主板,投资者将对创业板的信心也将进一步削弱,未来的成交量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受主板与其它市场冲击     港交所近期放宽主板公司的盈利要求,造成“自己人竞争自己人”的局面。例如,市值超过40亿港元的中芯国际(0981)上市时根本未有盈利。无论以业绩或行业观察,理应是创业板的对象,结果却在新规则下选择到主板挂牌。     同时,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新加坡交易所积极争取中港两地的中小企业到当地上市,例如设计“小S/A股模式”,方便中小企业先到新加坡上市,然后再回内地发行A股。从上市程序和费用来看,深圳优势比较明显。去香港创业板上市,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和香港上市委员会双重批准,而选择深圳上市则可免去一道程序。费用方面,一家筹资额低于1亿的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即使不成功,前期费用至少也需要300-400万港元,成功时的费用更高达800-1200万港元,但在深圳成功上市可能也只需要100万元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对资金相对紧张的中小企业而言,选择深圳比选择香港有优势。     公司质地有待提高     其实,香港创业板自2003以来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新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和素质上。首先,来自IT行业的新上市公司比重有所下降,从事资讯科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的上市公司明显减少,传统制造业、有实际业务的科技股和从事非科技行业的股票比重明显上升;其次,受2000年网络股泡沫影响,网络公司市值一度减少,而市值分布更为合理,市场泡沫得到有效抑制;第三,从2003年新上市的公司业绩看,其素质有明显提高。尽管如此,一系列丑闻,如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常有发生,这说明创业板在经历若干年发展后,依旧存在较多问题,这也表明港交所对创业板的管理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创业板频频下跌在所难免,投资者对该类板块望而生畏。但在下跌的同时,还是存在部分走强的股票,其中不乏内地企业。如公用概念的天津天联公用(8290),在香港公用股指数创新高的同时,近期也显示出强势。同时,与内地消费概念息息相关的物美商业(8277)也出现较大反弹,其价位远远超过刚上市时的价格。此外,同仁堂(资讯 行情 论坛)一直被认为是创业板中的绩优股,该企业业绩保持稳定,每年分红相当可观,其股价走势相对平稳,这也说明创业板中的部分内地概念股还是值得投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