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投资感悟: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 10:4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胡红霞

  股市中的投资者也往往迷信一些曾经非常著名的投资理论,但却不知道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时间或环境改变之后,即使最成功的投资技法也会失去应有的效力。

  例如:有很多投资者迷信国外一些著名的投资理论,认为这些理论经过数十年的时间 检验,应该是最成功的致胜法宝了,但是在中国股市中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中国股市与国外股市有着本质区别,如:中国股市没有做空制度,中国股市有2/3的股份不能流通,中国股市没有做市商,对部分上市公司不诚信的行为缺乏有效遏制手段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些国外著名投资理论并不适合中国股市的现实情况。

  例如:曾经在股市中极为流行的跟庄、斗庄等战胜庄家的理论,在当时的市场状况下颇为有效,然而事隔多年的今天,无数的庄家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而且随着近年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及股市行情的影响,散户投资者所占比例日益缩小,市场中机构与散户的博弈态势早已演化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态势,如果这时仍然继续迷恋那种:“建仓→洗盘→拉高→出货”的老跟庄理论,则难免要遭受“断剑”之痛。

  再比如:当投资者曾经采用某种方法和经验获取成功之后,他往往喜欢一直沿用这些方法。如1996年元月以后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在2001年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熊市洗礼,在这段时间里大盘始终处于一种大型上升趋势中,从512点涨到2245点。在此期间入市的投资者学会了一些百战百胜的”股市绝学“。如:大盘每一次下跌都是抄底的机会;抄底后要捂股才能赚大钱;套住了坚决不割肉,迟早可以解套并赚取一段利润等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确实有效,因为,大盘在1996年以后的每一轮行情的顶峰点位都会被其后的新一轮行情踩在脚下,所以,这些炒作方法在当时确实有其生存的市场。可是,自从2001年6月股市进入真正的熊市以来,许多投资者没有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仍然沿用以往的成功经验,不断地抄底、捂股、不割肉……,结果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日新月异的股市,要求投资者必须不断调整或学习新的理念和手法。任何故步自封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必将被现实所淘汰。(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