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寻找家电业中的跨国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 05:3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从全球来看,家电行业属成熟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比较突出,进入壁垒不高,但一次性资本投入有加大趋势。近年景气度有所回升,增长比较稳定:2003年全球黑色家电销售额约1500亿美元,白色家电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和新兴市场的迅猛增长创造了新的市场机遇。近年正在发生多种重大变革:渠道结构的变迁,3C融合成为未来产品发展的趋势,都蕴藏了较大商机。整体来看,依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中国家电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蒸蒸日上。经过了20年的高速发展,现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在市场占有率上基本主宰国内市场,而且出口增势非常明显,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大幅提高。主要家电产品的产能、产销量已经居于全球前列:(1)2003年家电行业出口总额达到1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2004年上半年增幅更高,如空调出口1780.83万台,同比增长61%;(2)不少产品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彩电、DVD、空调(约占50%)、冰箱(约占30%)、洗衣机(约占25%)、微波炉(约占60%)。

  这首先得益于全球产业格局的变迁:投资和生产的重心在由传统家电强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转移。进入上世纪90年代,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家电生产规模开始萎缩;而在七八十年代成为家电制造王国的日本,和90年代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的韩国,近年来也开始逐渐放弃整机的制造,把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研发作为本国发展的重点。产业分工格局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机遇: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增加在中国市场的采购量。中国正在向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发展。

  格局变迁背后的是中国制造成本的绝对优势。劳动力成本是最大的比较优势(约相当于美国的5%,德国的3%,甚至比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低),国内低廉的原材料和日渐完善的配套生产体系也提升了竞争力。中国家电行业经过近20年的成长和锻炼,已经在激烈竞争中积累了制造和技术上相当的实力,在产品的工艺、质量上和国外品牌已相差不大。以低廉的成本生产标准化的产品,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占据国际市场,使得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全球主要的家电供应商,跨国化的前奏已经奏响。

  同时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国际市场的相对稳定,也给产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家电作为传统产业并没有走向没落,其产品的全球市场需求在今后仍然会保持上升趋势,各类大小家电都没有达到顶点。据预测,未来5年黑色家电销售额的平均增长将达到3%~6%;而白电的该增长率约为4%~7%。首先是新兴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普及率整体较低,发展中国家市场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其次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比较稳定,普及率虽高,但规模巨大;而固有的产品寿命和新品的不断推出刺激了较快的更新速度。

  技术是最大障碍,国际化征途尚远

  技术是国际制造业格局变迁的接力棒和跨国化的基石:全球三次科技革命完成了制造中心的转移,主要家电跨国巨头的成长模式也大多属于典型的技术资源型。

  而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正是技术。虽然在成熟技术上已具备一定优势,但产品结构偏于中下端,出口也以OEM、ODM为主,总体上综合技术水平偏低:白电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先进国家,且是全球制冷核心部件压缩机市场的重要买家;在代表着未来的高端黑电领域(平板显示和数字技术),技术和上游材料也都受制于人。而国际家电巨头们只放弃过时的技术,丝毫没有放弃技术主导的打算。中国家电制造企业的优势除了制造成本和价格推广模式以外,就是依赖渠道以及服务;但是产品品质才是长期占领市场的真正源泉。未来市场的竞争核心在于技术,如果不能在技术上迎头赶上,可能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只能变成跨国公司的制造单元。

  技术差距的根源是创新人才和研发投入的巨大差距。2003财年主要跨国家电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为46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6.44%。而2003年中国主要家电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像海尔作为国内电子百强中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也只有3.5%左右。同时技术人才的数量和研发效率的差距也很大。

  除此之外,中国家电企业在管理水平、销售渠道、品牌渗透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跨国制造商的威胁依然存在,仍控制着国际市场的主流渠道,从而占有较大的国际份额,且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中国家电跨国公司的诞生之路: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技术进步

  在跨国道路的选择上,中国家电企业适合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初步进行全球市场的开拓;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技术进步、建立起一定的技术资源。中国企业要后来居上,必须掌握自有技术,现阶段的技术获取方式可选择购买、合作、合资、并购等。

  在制造和扩张战略上,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来必由之路,而试验性的FDI或者走并购捷径是跨国化的前奏,因此超前的国际化战略是可取的。但是根据目前状况,把重心放在国内生产上依然是多数优势企业的现实选择--因为最低廉的制造成本和最广阔的市场都在国内。现阶段先成长为优秀的本土公司,在国内市场实现规模化,不断进行产业整合与并购,从而提高集中度,成长为寡头;再按照出口==>在海外设厂==>在海外建立地区总部==>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的轨迹去发展。而对领先企业来说,跨国化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步;而且它们积极奉行国际化战略,作为先行者已具先发优势。

  总之,未来随着企业并购风潮的扩散和深化,技术上的突破,加上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及其成功,中国将可能在此过程中诞生家电国际巨头。

  最具跨国潜质的上市公司

  天时地利人和,国内外的市场环境为催生中国家电第一批跨国公司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它们可能的诞生地在广东和山东半岛: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和外向型经营通道使该区域初具产业集群效应。

  而从子行业的基本环境看,白色家电领域可能具备更早诞生跨国公司的潜质:(1)市场需求相对比较稳定;(2)技术相对简单,上游材料也易于获得;(3)受体制因素影响相对较少,有效的经营机制催生了一批具有相当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黑电领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相对要差一些,但是其国际化进程并不缓慢:(1)已经出现一些在中低端具有很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为其将产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输送提供了基础;(2)频繁遭受反倾销打击,使其具有往海外扩张的压力和意图。另外,中国有些小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也具有较大影响力,如格兰士已经在全球微波炉巨头行列占据一席之地;德豪润达的厨房家电产品有97%出口(OEM为主)。

  我们主要从技术、战略、经济规模增长趋势和品牌的现行积淀程度这几个角度,来挖掘具有跨国公司潜质的公司,则家电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当属如下一些企业:

  青岛海尔:集团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但是公司投资价值有待观察

  中国跨国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白电多元化领先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占有率比较高。相较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较早实行国际化战略,已经初具跨国化雏形;国际市场渠道力量在不断壮大;品牌优势明显;具备一定的并购、扩张实力。且管理实力较强:较少体制负担,注重市场化;技术保持前列。出于对白电行业的判断,我们预测公司未来盈利状况能够保持稳定;且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能较大提升。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青岛海尔,却存在以下不确定因素,使其投资价值有待观察:(1)过度的多元化战略淡化了品牌价值;(2)FDI前景需要观察,海外企业规模较小,并存在运营水平成本较高、现金流不足的问题;(3)技术水平距离国际巨头水平尚有差距;(4)与其母公司关联交易严重,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不可控性。

  TCL集团:3C产业初步布局、国际化先行一步--机遇和风险同在

  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与国际行业巨头Thomson和Alcatel的并购加强了对国内外上游技术的掌握。力推3C产业布局,通信、计算机领域的主营比例已经很高,有利于把握电子行业最新的发展机遇;且集中于电子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我们对其国际化战略持较乐观态度,且公司的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较强,未来稳定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缺乏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磨合时间还将持续,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美的电器:产业链完整,技术有保证

  在空调领域具备完整产业链,控制上游资源空调压缩机的生产,并得益于压缩机的短缺而在该业务上收入迅猛增长。与东芝开利两大国际巨头有研发、制造层面的深层合作,并收购或间接收购上风高科、广州冷机的股权,在技术和原材料上有较充分的保障。武汉工业园的投资,将在2005年增加300万套空调的生产能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高,早年已完成MBO。得益于行业增长尤其是出口比重增大,近年盈利大幅增长,预期这种增长趋势将延续,但可能随着行业景气度有小的调整。

  海信电器: 重视高端,重视研发

  在高端电视(数字电视和平板显示技术)的研发方面实力较强,在国内领先。国内首先掌握变频空调核心技术。高端电视是未来趋势,平板显示已势不可挡;但是对于数字电视概念不宜过度追捧。需要密切关注公司在平板技术上的真正进步和数字电视产业的市场态势。

  佛山照明:股权转让使其竞争实力大增,潜质推动其国际化的进程

  现金分红收益率和毛利率、净利率表现突出。有鉴于行业增长势头较好,而其产品品质、稳健的经营风格和对专业化生产的执着使其能够赢得市场,预计业绩可稳定增长。将实施的国有股权转让可大幅提高公司竞争实力:(1)获得大额订单;(2)将获得技术转让,提高技术实力;(3)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4)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提升。

  附表中不少企业较具有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潜质,建议重点关注;短期内可增持美的电器、格力电器、佛山照明。

  附表 部分家电上市公司预测和评级

  简称 代码 评级 股价 EPS P/E P/B

  短期 长期 04.09.14 2004 2005 2004 2005 2004 2005

  美的电器 000527 增持 增持 8.14 0.51 0.63 15.96 12.92 1.73 1.68

  格力电器 000651 增持 增持 10.43 0.7 0.8 14.8 13.0 2.60 2.39

  科龙电器 000921 中性 增持 5.24 0.26 0.37 20.15 14.16 1.79 1.61

  青岛海尔 600690 中性 中性 7.96 0.32 0.37 24.88 21.51 1.13 1.11

  海信电器 600060 中性 增持 5.84 0.11 0.13 53.09 44.92 1.63 1.55

  TCL集 团 000100 中性 增持 4.42 0.24 0.30 18.42 14.73 1.62 1.57

  佛山照明 000541 增持 增持 14.15 0.65 0.79 21.77 17.91 2.222.15上海证券报华夏证券研究所 陈远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