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副局长代表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先生发言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20:39 新浪财经 |
程红: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北京市市长陆昊先生本来是想亲自来到大会来为大会表示祝贺并且发表演讲。但是,大家都知道,临近国际,北京市今天上午举行庆祝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的隆重的重大活动,所以陆市长临时来不了,所以我受陆市长的委托,首先对我们本次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的。 我们北京市商务局是负责北京市物流业行业发展和整体规划的一个职能部门。所以,今天也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情况,并且介绍一下我们在促进北京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基本思路。 近几年来,北京市的现代物流业就如同很多中国的现代物流业一样,在迅速的发展。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应该说北京现代的物流业应该说迅速的由传统的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作转型。 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情况大概是这样的,首先是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所以物流产业应该是初具规模。每年的物流业务总量大概在3.87亿吨,全市涉及物流业务的企业超过4500家,从业人员大概是11万多人。其中有以物流为主业的企业大概是一千家左右。这一千家企业每年的业务收入在50亿元左右。营业收入是107亿,实现的增加值大概是50亿元。在2003年中外的投资者都对北京的物流市场看好,因此在2003年全市物流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86亿元,新增的固定资产是13亿元。 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发展思路里面我们会对我们北京市物流发展的定位、目标、发展的四个重点以及空间布局给大家做介绍。 从发展的现状来看介绍的第一方面,市场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第二,北京市物流的基础设施和存量资源应该比较丰富,空间布局在逐步的优化。首先,北京由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因此公路铁路都是国内一流水平,右上角这个图是北京的一个公路图,公路组成的一个完整网络。下面是铁路的网络,这是全国最大的一个环状的铁路网络。同时,大家知道,首都机场也是国内一流的航空设施。同时,物流的仓储设施等存量资源是非常丰富,全市的仓库有13000多个,仓容是500万平米,涉及容量的一些设施,主要是车辆超过2万辆。 可喜的是北京市的物流设施方面的空间布局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可以看到,现在这一带可以看到,三环到四环一直到外围的六环,这几年经过空间格局的调整,四环以外的物流设施占到了全市物流设施的76%,应该说主体已经转移到了城市的外围地区。特别是看到六环附近这三个红圈,这是北京正在建设的三个物流基地,三个物流基地经过两三年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吸引了中外七十多家物流企业登记注册,其中有二十多家物流企业已经在园区里面开工建设,其中有5家已经正式开始营业了。 另外这几年北京市物流业多元化的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服务水平和能力在逐步的提高,除了铁路和民航这种国营的经营以外,主流企业当中法人是个人以及外商和港澳级投资已经占到了73.3%,特别是外资和合资的物流企业现在已经达到了三十多家,像香港的嘉里、日本的一腾全部进入北京,开展了物流业务。同时,国内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比如说宅基送等等,本地物流也在迅速的崛起。所以在医药、快递一些新兴的物流企业也在迅速的发展。 同时我们看到代表行业的物流协会组织液在起,并且很快的开展服务。 北京物流的功能结构在逐渐的神话,专业化、社会化的特征有增强。可以看到由传统的方式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化的过程当中,代表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一些配送、加工等等一些功能的业务量正在逐步的增长,比如配送量这几年的增长速度达到50%,另外像在某些行业里面,在批发零售行业里面,加工占到整个流程费用的10%,另外从代表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几年迅速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快速的发展过程。 这是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过程。当然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和国内发达的城市相比我们还有一些差距。比如说有三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个就是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够高,资源的利用程度还不是很好,比如说我们有专门的调查现实,北京市80%的仓储资源是分散在工商企业内部的,这是多年来几十年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情况造成的,因此北京市70%的物流量是自营物流,应该说物流的资源利用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第二就是中国的物流企业运营水平不高,仓储的库存时间平均是40-50天,这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差一倍,另外资金的周转次数每年大概只有3-4次,这也是明显低于国外的。另外,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在贯彻国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的同时,北京市也确定了物流业发展的思路,特别是北京市有四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从发展定位来说,按照北京市城市的性质,我们城市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和物流需求的特点,我们北京物流的定位主要是这样的,就是立足北京,构建为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城市末端物流,同时形成辐射环渤海经济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体系,即在总体上突出两条线:第一条线就是发展以配送为主导的都市物流,因为大家都是搞过物流的专家,每个城市它的经济结构不一样,它的区位优势不一样,因此它的物流发展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上海、天津、深圳他们都是港口的城市,因此他们可以发展大型的港口贸易。但是,北京是一个内陆型的特大型消费城市,因此,北京物流的发展,首先就是要服务于北京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物流主要服务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服务于北京城市自身的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主要是居民的需要和大量的商务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北京现在是一个有1400万常驻人口的城市,每年的消费品总额大概是2000个亿左右,人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中国城市人口消费里面是位居第一的。再加上每年有1100万人次的中外的游客,所以北京零售和消费这一块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物流要为消费做好服务。 第二,还要为本地的生产和经营来服务。首先,要为本地的信息技术、汽车等现代制造业等做好服务同时,还要为现代流通业,比如说这几年迅速发展的连锁超市等等来发展服务。特别像电子商务这样的一个快速配送来服务。这是第一条线。 第二条线我们明确的发展是辐射型、开放型的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除了服务好北京本地的经济和生活以外,要充分的发挥北京服务于周边地区的这样一个作用。因为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我们发展辐射型、开放型的区域物流主要是出于三个考虑,第一方面的考虑是因为它是一个市场中心,因此它每年要有一个大规模的商品的集散量,这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每年北京商品的购进总额是达到了4300亿元,而这4300亿元里面的57%都是从国外进来的,是从全国的其它省市进来的。因此,每年的市外购进和进口额一共是达到了2500亿元,而且这两年分别是以15%和5%的速度增长。而且北京作为一个商品中心在大量的向外辐射商品,向外辐射的商品当中有43%是要销售到全国的其它城市和其它国家去。其中像电子商品80%,服装是40%都是要从北京再次辐射全国的其它地方。 发展区域型物流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京也在迅速的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每年进出口的贸易,去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685亿美元,而且这几年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北京发展,世界500强当中有160家企业在北京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符合高效率和国际物流的标准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国际物流。 第三方面的考虑大家都知道,北京在2008年要承办奥运会,奥运物流必须按照国际水准来运营,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们在服务于北京市本市的物流发展的同时,又提出发展辐射型开放型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这是另外一条重要的发展主线。 围绕这两个发展的定位,我们提出了发展的目标,就是构建服务国际化大都市,辐射环渤海地区,兼顾国内外需求的物流体系,到2020年的时候实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先进适用、高效低耗的一个首都现代物流体系,使北京市综合物流能力达到世界同类发达城市二十一世纪初时的水平,可能会涉及几个指标,比如说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由目前的20%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13%左右,另外由物流基地、综合配送区组成的物流区在集中度中达到30%左右,完成的总物流量的40%左右。 因此,我们要推出四个方面的发展重点: 第一个就是发展专业物流,特别在生活领域我们侧重加重冷链、医药、快速消费品等等,再生产领域主要是侧重发展服务于电子信息、汽车、图书等等高科技产业以及北京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产业,为他们服务和配套的一些专业化配送。 第二个发展重点要通过重组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鼓励企业充分的外包。在这一块,我们引导国内的企业向外资企业学习,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近几年,来北京不仅带来了资本,不仅带来了管理,同时也使国内企业看到了这种物流外包的国际化的运行,我们要鼓励国内的企业以他们为示范,尽快的加快资产的重组,把宝贵的资源充分的利用好,特别是像以前传统体制留下来的,比如说我们拥有的冷库资源等等,这种资源能够和国外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使有效的资源能够快速的发挥作用。 第三个重点就是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因为刚才讲到了北京是一个内陆的城市,内陆城市要发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我们认为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须做的,第一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和周边港口城市的合作,因此这几年我们在同天津的合作中建立了大通关的模式,在北京的朝阳口岸,一个二类口岸,建立了和天津港的直通,北京和天津之间只有100公里,因此我们现在大通关的近几年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从今年1-8月份来说,它的通关量已经是接近6万标箱,跟去年一年的通关率接近,现在清关的时间可以控制在2个小时之内。 另外除了和周边港口合作之外,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航空物流方面的一些优势。因为现在北京的首都机场是国内非常重要的一个最大的对外窗口,北京市每年的关税有70%左右通过首都机场实现的,首都机场一年的吞吐量去年是达到了67万吨,现在大家都知道首都机场正在进行扩建,到2007年的时候它的物流的吞吐量可以达到80万吨左右。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机场的窗口的制高点的作用,使它的物流的吞吐量有一个快速的提高,同时以航空物流为中心,来发展都市的物流,所以也是衷心的希望参会的具有国际水准的航空的物流企业和具有多种优势的物流企业来参与北京的航空物流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首都机场的作用,我们在紧贴着首都以北1公里的地方,建设了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北京正有航空的保税物流中心进行申报。 第四个发展重点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应用,来提高物流的运作流程,因为信息产业也是北京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我们想把这些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这是以上介绍的四个发展重点。也是我们希望中外的物流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北京物流事业发展的四个重点的方面。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北京的情况,我们再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市物流空间布局方面的一点初步的想法。 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是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物流设施,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调整。主要是这几年我们要完成调整的两个转移,第一是由中心区向外围区转移,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实现的,我们现在应该说这一个任务推进的过程是比较快的;第二个转移就是要由分散布局向相对集中布局来调整。因为,这里面大家都知道,随着大城市病的发生,物流对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集中的空间布局会对物流的整个运营体系有好处,对于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好处。因此,我们结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今年又重新测算了一下北京市公共物流区域的一些发展和建设,希望能够参考日本、德国等等国家建设公共物流区的一些经验来更好的发展北京的物流体系。 最后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就是我们拟发展的一个北京市公共物流区的格局,北京市公共物流区由三个层次组成,最外层的三个红圈在六环附近,这是物流基地,它主要解决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载,是连接城市内部物流和辐射物流的几个重要的功能最强的结点。同时还有5个绿色的点,这个主要是综合物流区,它解决多个产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另外还有18个蓝色的点,分别是为工业、商业,还有一些专业化的冷链、化工等等这些专业的物流配送区。这是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的一个基本的想法,总的想法是希望中外的物流企业能够多关注、多关心北京的物流事业的发展,能够和北京加强交流和合作,把北京现有的这些物流企业资源优势、顾客优势同我们中外流通企业的资本优势和运营管理优势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北京市的现代物流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外的物流企业能在北京这个迅速崛起的物流市场中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