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甘肃省酒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近几年来,酒泉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处在全省首位,2003年仍位居全省第一。然而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相比,同一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却减缓,从1990年到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累计增加收入6470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累计增加收入只有2989元,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到2003年收入的绝对差额由1990年的177元扩大到365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0年的1.19:1到2003年的1.93: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逐年扩大之势。本文拟对酒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过程分析,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几点建议。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过程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发端于农村,主体是农民。在农村改革初期的几年里,党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建立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和保持良好心态的思想基础。这一阶段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六五”时期的1982~1985年,酒泉市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为36.87%,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为16.15%,农村明显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期初的2.2:1下降到1.35:1。“七五”时期(1986~1990年),酒泉市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为9.28%,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为6.62%,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85年的1.35:1下降到1.19:1,两者收入绝对差额由期初的207元减少为177元,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但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性制约、农村经济改革的引深遇到众多困难,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进行并不断引向深入,城镇居民的各项福利待遇不断提高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城镇与农村在社会经济诸方面的发展形成较大落差,城镇居民收入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1990~2003年的14年间,酒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30元,年均增幅为12.7%,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加498元,年均增幅为17.4%,无论从增加量或增长率看,农村均落后于城镇。经济改革的最大受益群体是城镇居民。

    “八五”时期(1991~1995年),酒泉市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为16.5%,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为21.2%,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期初的1.19:1上升到1.45:1,两者收入绝对差额由177元扩大到901元,收入差距重新拉大。

    “九五”时期(1996~2000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人民生活达小康目标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期间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价格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三农”投资力度加大,酒泉市农户增收能力特别是大批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有所提高。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为10.5%,但仍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13.28%的年均增长,两者收入绝对差额由期初的901元扩大为21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1.63:1。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的3年(2001~2003年),酒泉市农民增收难问题日益突出,增速减缓,而城镇居民增收再次进入了新一轮提速阶段。3年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降到5.8%,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1.8%,三年的收入差分别为2807元、3264元、3658元,收入比分别为1.64:1、1.89:1、1.93:1,均呈逐年大幅扩大之势。

    从对各时期酒泉市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当前酒泉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产生的差距;收入差距也比较小(在全省十四个市州地中最小)。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不仅会影响酒泉市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而且会带来难以预测的社会后果,过大的收入差距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应引起足够重视,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第一,以手工、半手工等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必然流向城市,分享城市的高收入。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政策,这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国家政策保护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相对更为充分;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处于放任状态,未被充分利用。实际就业状况与收入状况呈现直接的相关关系。第三,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子女就学、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使收入差距处于相对刚性状态。第四,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第五,对收入分配的调控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尚不完善、不到位,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如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建议

    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相对比较稳定,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福利待遇也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会继续不断增长,保障系数较大。相对而言,农民是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农户收入受生产、流通、市场、价格、信息、“剪刀差”、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力度、天灾人祸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管其中哪个环节和因素出了问题,对农户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加之当前农村各种保障制度和保险体系欠缺、滞后,农民收入状况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都可能会对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阻滞。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社会风尚,切实把“三农”问题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大局统筹规划发展,在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和保护,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辟农民就业领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提升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摆在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要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这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关键。

    2、完善城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健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此,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促进全面小康进程。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只有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才能大范围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城乡全面小康。

    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农村人口。酒泉市目前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切合酒泉市实际的解决办法。要减少入世冲击,除给予农民补贴外,还必须坚决清除所有歧视农民的政策法规,打破城乡隔绝的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自由迁徙,从制度上解放农民,让农民充分分享社会各种资源。事实上,只有减少农民,我们才有能力补贴农民,也才能致富农民。

    5、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缩小城乡差异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酒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基本标志就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彻底结束。那种单纯靠单家独户增加产量作为增加收入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产业化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甘肃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