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句话包涵两层意思:一是中国自身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短缺;二是中国需要在能源方面付出巨大投入。
在石油价格上涨以后,据预测,中国2004年的石油进口将超过2600亿元。高油价让中
国财政背负了沉重的负担,而中国在其他能源项目上的投资也相当惊人。中国电力网、中国煤炭网等行业网站的资料显示:未来5年内,中国将投入资金1万亿发展电力;未来16年间,中国在煤炭方面的投入将超过1万亿;中国将投入5000亿元发展替代能源。而从全球范围看,国际能源机构预计,在近30年的时间里,全球能源需求量将增加三分之二。为满足这一需求,世界各国需要加大对能源业的投资力度,保证世界能源供应的稳定和扩大。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能源业投资总需求将高达16万亿美元。
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投资将基本从财政方面投入。对于国内财政来说,能源投资是双刃剑。不投资或者缓投资,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完全由国家买单,则大大增加财政压力。
如何才能保证能源方面的投入?
途径不外几种:增加国债发行;采用电信模式,收取垄断行业额外费用;海外或国内上市;建立多元化能源投资体制。从数字来看,我国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4.8%,上升到2003年的22.7%。同时,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这相对于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60%,财政赤字不超过3%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已经处于安全边界,单纯依靠国债满足能源投资缺口,虽有空间,但是已经不大。
采用电信模式,收取垄断行业额外费用,既容易引发行业内反弹,而且远水难解近渴。上市是一个理想的途径,但无论在海外资本市场还是内地资本市场上市,只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目前可选的道路应该是多管齐下,建立能源投资的多元化体制。从电力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壁垒森严,民营资本不允许进入;而在电力生产业则主要表现为采取项目审批制度,外资和民营资本只能部分参股。不过,近期11家电厂出售的消息,为外资收购提供了可能。这被看作是中国能源投资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实际上,对能源投资来说,国债、资本市场、收费、外资、民企,一个都不能少。上海证券报 李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