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世璞
我国专利发明人群正面临困境,不少怀揣专利发明的发明人生活穷困潦倒,身陷窘境。他们中有人交纳不起最起码的专利年费及年费滞纳金,有人没有钱参加那些收费的专利交易会。他们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圈子里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发明专利越多人越穷。最近国内某个专利交易会上,一位持有60多项专利发明的发明家,因为交纳不起参展费,一气之下
竟采取过激行为,用生鸡蛋袭击大会主持人,以此发泄伤心绝望之情,令在场的发明家们黯然无语。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新型“快装活节管件”的发明人葛文宇先生,是一位持有30多项国家专利发明的发明家。谈到国内同类专利发明家的困境,葛文宇先生忧心如焚,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社会应该关心那些专利发明人,他们每个人都如同热锅中的蚂蚁,四处寻求投资人;他们苦苦寻求几年十几年都没有结果,反倒欠下沉重的发明专利年费、年费滞纳金……
投资骗子专骗专利发明人依据我国《专利法实施细责》规定,专利发明人需要交纳年费;专利授权前,已获准专利费用减缓的,自授权当年起连续3个年度按已批准的减缓比例缴纳年费;授权过了减缓期,则要按全额缴纳年费;凡在6个月的滞纳期内第一次交纳年费滞纳金不足的,专利人再次补交时,应按照实际补交日所在的交费时段的滞纳金标准,补足应交纳的年费滞纳金……
据葛文宇先生说,他的30多项发明专利,每一年都要承受各种专利费用的负担;发明使他真正成了耗费钱财的穷光蛋。
一些专利发明人苦苦寻求专利发明投资人,期待转化和应用发明专利来减轻专利发明费的负担;可结局却往往难以如愿。葛先生说,他们苦苦地寻求几年十几年都没有结果,反倒被一群没良心的投资骗子骗去了仅有的生活费……
2003年秋天,在北京,葛先生曾领着记者一天里“见识”了三拨专门诈骗专利发明人的骗子。这些骗子利用专利发明人急欲募集资金的心态,打着某某国际投资公司的招牌,以合法的工商注册,办出什么驻北京办事处的名头,诱骗成千上万善良的专利发明人上当;这些骗子主要集聚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五星级高档写字楼里。葛先生说,这伙骗子用十分巧妙的手段诱使专利权持有人上当,他们已在中国安营扎寨多年,他们没有为中国引进一美元的资金,反倒骗走了广大专利权人数以亿计的资金,严重阻碍了应用技术转化为推动生产力的进程。葛先生不解地质问,有关管理部门为什么能容忍这样的骗子长期存在?
唤不出的风险投资机制据介绍,目前,我国公民每年向国家申报的个人发明专利有几十万个;其中绝大多数是应用技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和企业家们往往热衷于斥巨资到外国买技术,对中国人自己的发明专利却不舍得投入资金去转化应用。最近,欧美等国的投资商大量涌入中国,竞相与一些专利发明人接触,急欲购买物美廉价的中国专利,他们已看到中国专利财富巨大的升值空间。
据说,至今我国国家专利机构中还积压着80多万个得不到转化和应用的发明专利项目。这些得不到转化和应用的“死项目”中,不乏有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专利财富,它们直等得失去有效保护期也不能得到转化、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发明专利得不到及时转化和应用,根源在于我国缺少风险投资机制。他们说,在走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条件下,政府将不会对专利发明人的发明直接投入实现专利转化的风险投资,但政府应该鼓励和扶持从事风险投资的金融体系与机构,以促进专利发明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一些发明家批评目前的国内金融机构只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想“雪中送炭”。发明家疾呼,中国专利发明技术正在成为流失的财富,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专利技术发明的转化和应用,不要让发明家因怀抱利器、报国无门而伤心流泪。
《市场报》 (2004年09月21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