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马来西亚:F1成了包袱(海外巡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02:1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于2001年举行F1大奖赛时门票销路欠佳,令主办单位雪邦国际赛车场逼不得已之下,决定不让大马的无线电视台TV3现场直接转播赛事,以激发当地观众入场观战的意欲。此举令马来西亚车迷们大为失望和不满。此后,F1在马来西亚每况愈下。雪邦赛场也成了政府的“包袱”。

  其实,雪邦赛车场作出如此决定之余,大家亦可以理解到经营一个F1赛车场的艰辛之 处。雪邦F1赛车场是当年马来西亚政府不惜成本建造而成,它是公认的拥有世界一流设施的赛场,甚至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赛场。而它亦成功地在开幕同年主办了马来西亚首届F1大奖赛。但是,赛车场的收支平衡并非单靠一年一度的F1赛事便可以达到。单是普通的赛车场维修保养便已经很可观。而赛车场从主办F1赛事中只可以得到场地广告和门票销售的收益。除此之外就是让车队在雪邦试车的收费。不少500cc摩托车队都有在雪邦试车,但是所得的收入对比赛车场的开销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由此可见,在亚洲经营一个一级赛车场是极不容易。加上马来西亚本土没有什么主要锦标赛事,令情况更加糟糕。相比英国的赛车场,除了F1之外,还会主办本土的F3、GT、房车、老爷车、福特方程式、雷诺方程式等等许多赛事,可以说全年无休。而赛事也往往可以吸引到数以千计的本地观众到场。赛车场充分完成了自己的本分———促进本土的赛车活动发展。反观雪邦成立3年以来,倒不见大马的赛车活动有任何明显改进。

  至于赛车场否定了让无线电视台TV3直接转播赛事的决定,毫无疑问是会招惹赛车迷的不满,但是当考虑到以上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尽管和澳大利亚相比,澳大利亚的人口比马来西亚少,却有40万人次(总计3天)的现场观众,但澳大利亚人平均收入较马来西亚高出数倍,因此门票相对来说其实较为便宜。而在马来西亚,一张F1的中价门票,已经抵得上一些较低收入的马来人一个月的薪水。

  确实,主办F1的第一年是可以吸引到许多贪新鲜的观众的,但是第二、第三年或以后,当观众失去了对赛事的新鲜感,就不能保证了。可见,要达到像欧洲F1赛事那样的盛况,不是只有一个顶级的赛车场就可以,车迷是需要时间培育和教导的。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23日 第八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