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庆:大旅游“填补”三峡库区产业空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访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

  本报记者 王小妆

  至少在最近的半年,各种有关灾难的报道就频频见诸重庆本地报纸。洪灾的善后工作尚在进行中,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拉开了序幕。重庆市明确提出,要用100亿打造一个应对库 区产业空心化的400亿的大旅游产业。就此,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的独家专访。

  以旅游业为显著特征的服务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重要的特色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理解重庆旅游业与库区产业空心化的关系?

  余远牧:长江是中华民族神圣的母亲河,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它的可持续发展和关系全局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问题不容许你去再度搞破坏,搞污染企业。

  但是目前,三峡库区的产业空虚和就业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确实要从多方面来解决。比如特色农业,适合库区生态环境要求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以解决当前十分急迫的就业问题。

  但我们认为以旅游业为显著特征的服务业是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产业。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带动系数大,启动快,可分期投入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护环境的功能十分突出。

  中国经济时报:确定了旅游业的地位?

  余远牧:吴邦国委员长今年视察三峡库区的时候,很有感触地认为,三峡库区可能有一半的人今后还得吃旅游饭;前不久,曾培炎副总理在重庆时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三峡库区解决产业空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明确下来。另外,国家旅游局、发改委、国务院三峡办等六个部委办,对整个三峡库区进行全面的考察后,最近已经出来了一个《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意见》。

  可以知道,从国务院,到重庆市政府,也包括湖北省政府,对怎么把三峡库区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撑,有了高度的重视,因为三峡库区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些景点已拥有了一定的旅游人数和规模,比如说巫山的小三峡,每年接待的游客上百万人次,另外像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比如说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以及正在修建的涪陵白鹤梁水下景观等等,这些都在通过三峡库区的建设发展打造旅游品牌。

  上下同欲打造400亿的大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重庆方面这次的力度很大?

  余远牧:这次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三峡库区旅游业的发展,来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从而能够使移民在蓄水以后,从旅游业的发展当中,得到实惠。

  我们成立了由十多个部门参加的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王鸿举同志担任组长,我与童小平副市长担任副组长。今年十月份,还将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出台一个《关于进一步发展重庆旅游产业的决定》。

  同时我们提出,要在任期内实现旅游业发展的“884”目标,即境外游客要达到80万人次,国内游客要达到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时报:那针对目前重庆旅游业小而散的局面,要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余远牧:三峡地区的旅游部门和三峡库区人民也提请要对发展三峡旅游高度重视,我们也认为重庆旅游发展的重点应该是长江三峡,应该把长江三峡作为最大的旅游项目来发展。

  有了清晰的思路和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对于整个重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就很顺。我们推出了十大精品系列,有:“魅力重庆”山城都市游、“抗战风云”历史文化游、“长江三峡”高峡平湖游、“乌江画廊”世外桃源游、“温泉湖泊”休闲健身游、“大足石刻”世界遗产游、“钓鱼古城”史迹文化游、“芙蓉仙女”地质奇观游、“三山一林”自然生态游、“神秘西部”跨区出省游。

  这其中,三峡占的比例很重,三峡库区安排的项目是最多的。首先是国家投入巨资,对三峡库区出土的文物和被淹没的文物进行空前的保护,比如白鹤梁,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早最丰富的水文站,国家投资1个多亿建了水下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文景观。另外,一些能够整体搬迁的就整体搬迁,像张飞庙,我们都把它列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这次九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从整体的宣传,以及组织海内外旅游考察团,我们都把重点放在库区。像海内外的旅游团队一来到重庆都要求要游三峡,包括三峡工程、百万移民、高峡平湖出现的一些新景观、仍然保留下来的雄伟壮观的峡谷奇景等等。

  主动出击,渝鄂合作,结束“画地为牢”

  中国经济时报:这次渝鄂合作是您带队的?

  余远牧:为了能把长江三峡这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开发好、保护好,我们主动提出,与湖北省联手共同来振兴长江三峡旅游业。最近这两三年,三峡旅游遭到了重创,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发生非典,基本没有境外游客,而2002年重庆的境外游客是46万人次,其中80%的人要求游三峡。今年年初又碰到周边地区禽流感的骚扰,境外游客几乎没有,很多团退了票。

  再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一些旅行社在宣传上出现了“告别三峡游”的误导和片面性,“透支”了三峡的旅游。其实蓄水后,很多景观更加壮丽,像巫峡的山峰,海拔在上千米以上,淹掉那么几十米对一个峡谷的景观根本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有的还形成一些湖泊和河汊等新景观。他们没有看到三峡是一个长期的永续性的资源。在长江三峡旅游比较萧条的情况下,毗邻地区又提出“两坝一峡”的旅游思路,没有从全局和长远来看问题,把长江三峡给肢解了。而重庆市的有些旅行社、媒体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两峡一库”。这些都是很短视的做法,我是激烈的抨击他们,也决不容许在重庆搞什么“两峡一库”的旅游线路。于是我们就跟湖北省政府商量,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和省长罗清泉都很重视,认为长江三峡画地为牢,旅游是没有出路的,他们也呼应了我们的提议。

  近日,我到湖北省跟他们签订了《长江三峡渝鄂无障碍旅游区》框架协议,开通了整个三峡的旅游。湖北省把三峡游大本营从武汉搬到宜昌,开通了宜昌到奉节的旅游路线,我们重庆也加开了从万州到秭归的旅游路线,这样两个省的旅游路线都把三峡串起来了。

  下一步,我们还要开通长江三峡水上快巴,一票通,愿意在船上游也可以,愿意到岸上看文物景观、移民新城都可以,玩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也行,每隔一小时都有一艘豪华班船准点靠岸,这样游客自由选择的机会就很多了。

  15万带动77万

  中国经济时报:重庆目前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和带动作用如何?

  余远牧:按一般的规律,旅游业的带动系数是: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可以带动5个相关行业的就业,主要是吃、住、行、购、娱这几个方面。重庆目前有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5.48万,带动相关行业就业77.41万人次。像巫山,农民把苞谷煮熟了卖给游客,一块钱一个,利润也不小呀!还有制作一些小纪念品;把藤椅装扮成漂亮的“花轿”,把游客抬上岸照相等等,都可以从中获得比较合理的报酬。从这一些方面来看,这是解决我们三峡库区产业空心问题一个比较快、比较直接的行业,可以带动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服装业、旅店业等多个行业。

  一、二、三产业要发展,特色农业要发展,不污染环境的加工行业要发展。但是旅游,它作为第三产业一个比较大的行业,我们期望它能带动一下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把农业、工业的产品,制作成旅游商品。像到奉节的旅游者,都要买那里的脐橙,农民就把脐橙包装一下,卖给旅客,这样就带动了那里的特色农业的发展。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