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苏省沿江八市的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与比较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1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江苏沿江八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先发区域和主要支撑。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沿江开发战略部署的一年来,沿江八市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本文对此作了简要分析与比较,供参考。

    一、沿江八市的发展状况

    (一)整体概况:沿江8市在江苏和长三角地位显要

    江苏沿江8市包括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和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泰州3市,土地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江苏的48.1%、长三角的48.4%;年末总人口3953.74万人,占江苏的55.2%、长三角的52.0%。

    沿江8市在江苏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8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占全省份额明显提升,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03年,8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8.7%,比1978年上升6.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的1.5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77.5%,比1978年上升9.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出口分别占到全省的97.4%、97.2%,比2000年上升0.6个、1.3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94.2%,上升1.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占全省的75.5%、81.9%(见表1、2)。其中,沿江开发区域(含6个市区和15个县市)主要经济指标已占到全省一半左右的份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9.4%,比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3%、49.2%、49.5%和48.0%。

    表1:沿江及苏南地区在江苏、长三角的地位一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沿江地区
                                            实际数 占江苏(%) 占长三角(%)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4.85      48.1       48.4
              年末总人口          万人     3953.74      55.2         5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055.55      78.7       44.1
                第一产业          亿元      555.88      49.1       49.3
                第二产业          亿元     5707.12      82.3         46
                   #工业          亿元     5014.25      83.2       45.5
                第三产业          亿元     3792.55      80.7       40.9
            人均生产总值            元       25439    1.51倍       84.7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247.82      80.1       42.9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2765.24      77.5       39.9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107.4      97.4       40.5
                   #出口        亿美元      574.72      97.2       41.4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148.9      94.2       58.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602.52      75.5       31.4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亿元     6256.98      81.9       38.1
              指标名称                    #苏南地区
                                实际数  占江苏(%) 占长三角(%)
                土地面积          2.81     27.8         28
              年末总人口       2219.14       31       29.2
            地区生产总值       7821.58     61.2       34.3
                第一产业        274.53     24.3       24.4
                第二产业       4556.57     65.7       36.7
                   #工业       4016.79     66.7       36.5
                第三产业       2990.48     63.6       32.3
            人均生产总值         35278   2.10倍     1.17倍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705.49     66.7       35.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62.24     57.8       29.8
              进出口总额       1026.72     90.3       37.5
                   #出口        524.41     88.7       37.8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133.75     84.6       52.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96.59     70.2       25.9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563     59.7       27.8

    沿江8市也是长三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2数据显示,2003年,8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长三角的44.1%,比1978年上升11.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长三角的比例由66.5%上升至84.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长三角的42.9%、39.9%和31.4%。进出口总额、出口分别占长三角的40.5%、41.4%,比2000年上升4.5个、4.6个百分点。由于从2001年开始,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加快,8市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所占份额为58.2%,比2000年大幅上升15.1个百分点;其中苏州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8.05亿美元,超出上海9.55亿美元。

    表2:沿江地区在江苏、长三角的地位演变

                 指标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地区生产总值 占全省   71.8 71.3 73.3 71.1 76.1 74.9 75.3 77.4 78.7
                      占长三角 32.7 33.7   38 41.7 42.6 40.3 40.5 41.2 44.1
         固定资产投资 占全省   66.9 72.4 51.5 62.5 81.6 69.8 70.7 79.4 80.1
                      占长三角 26.3 27.9 33.3 37.2 34.5 36.8 36.2 38.7 4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占全省   67.9 73.2 74.8 74.9 76.6 76.1 76.3 76.5 77.5
                      占长三角 39.6 39.8 39.6 39.3 39.8 37.4 37.7   38 39.9
           进出口总额 占全省      -    -    -    -    - 96.8 96.6   97 97.4
                      占长三角    -    -    -    -    -   36 35.9 38.5 40.5
                #出口 占全省      -    -    -    -    - 95.9 95.9 96.4 97.2
                      占长三角    -    -    -    -    - 36.8 36.9 39.4 41.4
         外商直接投资 占全省      -    -    -    -    - 92.5    - 94.5 94.2
                      占长三角    -    -    -    -    - 43.1    - 41.6 58.2
         地方财政一般 占全省      -    -    -    - 74.6 75.1 75.5 72.8 75.5
         预算收入    占长三角     -    -    -    - 29.4 31.8 32.7 29.9 31.4

    注:1978-2002年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二)区域构成:苏南是沿江地区的主体

    江苏的苏南地区土地面积2.81万平方公里,占沿江8市的57.9%、江苏的27.8%和长三角的28.0%;2003年年末总人口2219.14万人,占沿江8市的56.1%、江苏的31.0%和长三角的29.2%。

    苏南经济基础厚实,区位优势突出,文化底蕴深厚,主要经济指标在沿江地区均占有绝对份额,并且经济总量所占比重显著提升(见表3)。2003年,苏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沿江地区的77.8%,比1978年上升10.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与沿江地区平均水平的比例由1.27倍扩大至1.39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沿江地区的83.3%、74.6%和82.4%;进出口总额、出口分别占沿江地区的92.7%、91.2%,比2000年上升3.4个、3.2个百分点。

    表3:苏南、苏中地区在沿江地区的地位演变

                       指标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地区生产总值   苏南占比   67.6   68.6   69.7   69.5   73.8
                           苏中占比   32.4   31.4   30.3   30.5   26.2
            固定资产投资   苏南占比   81.7   73.9   80.2   76.9   73.1
                           苏中占比   18.3   26.1   19.8   23.1   2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苏南占比   64.9   65.0   67.5   67.8   71.5
                           苏中占比   35.1   35.0   32.5   32.2   28.5
              进出口总额   苏南占比      -      -      -      -      -
                           苏中占比      -      -      -      -      -
                   #出口   苏南占比      -      -      -      -      -
                           苏中占比      -      -      -      -      -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苏南占比      -      -      -      -      -
                           苏中占比      -      -      -      -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苏南占比      -      -      -      -   76.5
                           苏中占比      -      -      -      -   23.5
                       指标         2000   2001   2002   2003
            地区生产总值   苏南占比  74.9   75.4   76.3   77.8
                           苏中占比  25.1   24.6   23.7   22.2
            固定资产投资   苏南占比  75.8   76.1   78.2   83.3
                           苏中占比  24.2   23.9   21.8   16.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苏南占比  73.0   73.4   73.9   74.6
                           苏中占比  27.0   26.6   26.1   25.4
              进出口总额   苏南占比  89.3   89.9   91.2   92.7
                           苏中占比  10.7   10.1    8.8    7.3
                   #出口   苏南占比  88.0   88.7   89.9   91.2
                           苏中占比  12.0   11.3   10.1    8.8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   苏南占比  94.8      -   93.1   89.8
                           苏中占比   5.2      -    6.9   10.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苏南占比  81.6   82.3   82.1   82.4
                           苏中占比  18.4   17.7   17.9   17.6

    注:1978-2002年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苏南也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总量在长三角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见表1)。20多年来,苏南抢抓了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浦东开发开放和国际产业转移三次重大战略机遇,不仅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而且在改革与建设进程中创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苏南发展模式”,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均走在江苏的前列。2003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占江苏的六成以上(61.2%),占长三角的逾1/3(34.3%);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的2.10倍、长三角的1.17倍。外向型经济优势突出,出口占全省的88.7%、长三角的37.8%,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84.6%、长三角的一半以上(52.3%)。

    (三)城市发展:强县基本集中于沿江地区

    表4:沿江8市城市经济发展情况(2003年)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
                      绝对额    占沿江比  1979-2003年 人均GDP
                     (亿元)    重(%)   递增(%)    (元)
      南京市           1576.33    15.7        11.7      27307
      苏州市           2801.56    27.9        14.2      47693
      无锡市           1901.22    18.9          15      43155
      常州市            901.42       9        12.9      26149
      镇江市            641.05     6.4        13.3      23995
        苏南           7821.58    77.8           -      35278
      南通市           1006.71      10        11.2      12924
      扬州市            647.22     6.4          12      14290
      泰州市            580.04     5.8        11.5      11513
        苏中           2233.97    22.2           -      12866
    沿江合计          10055.55     100           -      25439
        全省          12460.83       -        12.3      16809
        地区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城市化水 外贸依
                       第一    第二   #工业   第三    平(%)  存度(%)
                       产业    产业           产业
      南京市            4.1      51    41.8   44.8   74.2      77.3
      苏州市            2.7    63.2    56.6   34.1   62.3     194.1
      无锡市            2.8    57.5    52.1   39.7   64.9      62.6
      常州市            5.2    57.7      52   37.1   58.1      48.2
      镇江市            5.1    57.2    48.7   37.7     56      34.5
        苏南            3.5    58.3    51.4   38.2   64.6     108.7
      南通市           13.8    51.4    45.1   34.8   41.6      42.5
      扬州市           10.8    51.4    44.9   37.8   45.7      25.9
      泰州市           12.5    51.8    43.6   35.7   42.4      12.6
        苏中           12.6    51.5    44.6   35.9   44.6      29.9
    沿江合计            5.5    56.8    49.9   37.7     55      91.2
        全省            8.9    54.5    48.2   36.6   46.8      75.5

    表4数据显示,从经济规模看,2003年,苏州、无锡、南京、南通4市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了1000亿元,分别占沿江地区总额的27.9%、18.9%、15.7%和10.0%。除南京外,1979-2003年,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4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均远高于全省平均。

    沿江县域是江苏县域经济的主要集中地带。2003年,沿江县域(含28个县市)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分别占全省县域(54个县市合计)的41.7%、48.4%,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74.0%,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9911元)高出全省县域平均53.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县域的76.2%、72.3%和82.7%;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占97.5%、93.1%。一批经济强县崛起,带动了沿江乃至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江苏有21个县(市)入围,其中有10个位于苏南,8个位于苏中。被称为“苏南四小龙”的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位居前4位,其经济特色和发展经验分别被誉为“江阴现象”、常熟“富民兴市”、“张家港精神”和“昆山之路”。

    二、沿江八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沿江8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工业化进程超前,高新技术带动制造业结构升级

    沿江8市跨江沿海,紧靠中国金融中心上海,拥有较低价格的土地和劳动力、发达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巨大的社会需求,具备了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工业化进程一直明显领先于全省。2003年,全省83.5%的工业增加值、87.9%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集聚于此地。8市工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49.9%),高出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比1978年上升14.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32元增至25439元,折合3073美元,超出全省平均1042美元,整体上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在全省年产品销售收入排列前100户的法人工业企业中,有83户集聚于苏南,其中苏州就有37户,有8户位于苏中。在全省营业收入排列前50户的企业(集团)中,有44户集聚于苏南,苏中有2户。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走上资本经营之路。全省84家上市公司,位于苏南有66户,苏中有10户。

    近年来,沿江8市抢抓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着力于建设国际制造业生产基地,冶金、化工、电力、造纸、机械和运输仓储物流等沿江产业加速增长,基础产业带和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03年,8市规模以上工业重工业产值占到全省的89.7%,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为64.8%,高于63.7%的全省平均。沪宁沿线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步伐加快,沿江火炬带已发展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域,集中了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动了沿江制造业产业层次的显著提升。8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97.1%,其中苏州占4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4%,高出全省平均2.2个百分点。全省两大传统优势高新行业均主要集中于沿江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分别占到全省的99.4%、94.4%。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加快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2003年,沿江8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为5.5∶56.8∶37.7,优于8.9:54.5:36.6的全省水平;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比例为25.1:43.9:31.1,也优于39.0:30.6:30.4的全省水平。苏南的产业结构层次整体上优于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苏中9.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苏中高6.8个、2.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已达35278元(折合4262美元),是苏中地区(1555美元)的2.7倍,已步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激发了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沿江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和民间资金实力深厚,在工业化进程中,还大力引进外商资本和南方资本,形成了明显的非国有经济的规模优势。2003年,8市民间投资总额占全省的81.5%,其中苏南占67.6%。全省有77.3%的私营工业企业位于沿江地区,其中苏南占57.8%;私营工业产值占全省的82.9%,其中苏南占67.0%。在产值结构中,苏中私营工业比重高出苏南3.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也主要集聚于沿江地区。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占全省的95.4%,其中苏南占85.0%;在产值结构中,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2.8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沿江工业化进程,也促进了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沿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表5:沿江地区工业结构情况(2003年)

       地区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结构(%)
               总额   外商港   私营   高新技   #外商港 #私营  #重   #高新
                      澳台投   工业   术产业   澳台投   工业  工业  技术产
                      资工业           产值    资工业               业产值
      南京市   13.9    11.6     8.4    15.1      27.9   14.2   78.6   23.0
      苏州市   27.6    50.2    22.2    48.6      60.5   18.9   64.5   37.4
      无锡市   18.2    13.6    19.1    13.6      24.8   24.8   67.2   15.9
      常州市    8.5     5.4    11.6     6.8      21.1   32.2   63.6   16.9
      镇江市    4.7     4.3     5.7       3      30.1   28.5   57.7   13.3
        苏南   72.9      85      67      87      38.8   21.7   67.3   25.3
      南通市    6.2     6.6       6     2.9      35.4   22.6   46.2    9.9
      扬州市    4.6       2     5.9     2.7      14.5   30.1   56.5   12.2
      泰州市    4.1     1.8       4     4.4      14.4   23.2   57.7   23.1
        苏中     15    10.4    15.9      10      23.2   25.1   52.6   14.2
    沿江合计   87.9    95.4    82.9    97.1      36.1   22.2   64.8   23.4
        全省    100     100     100     100      33.3   23.6   63.7   21.2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产业与城镇密集带逐渐形成

    世界各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为因果、互动并进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自90年代后半期,抓住长三角城市带形成的机遇,开发区建设的加快扩展了城市和城镇面积,加速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开创了以资本带动、制造业发展、开发区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园区经济推动型”城市化发展新模式,大大加快了沿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003年,沿江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55.0%,高出全省平均8.2个百分点;苏南、苏中城市化水平分别为64.6%、44.6%,比上年上升3.7个、4.8个百分点(见表4)。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功能强化,已总体形成包括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次明显的城镇体系,产生了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

    新一轮沿江开发更为沿江地区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加速城市化提供了极好的良机。从国际实践看,许多国家都因沿江开发而崛起一批经济发达的核心城市。全长约1400公里的莱茵河,其沿岸22.4万平方公里的流域是欧洲和世界重要的重化工制造中心和城市密集带,沿岸的科隆正是在跨江发展后迅速成为德国重要的城市。在沿江开发进程中,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和大用地量的产业快速成长,广泛吸引了海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城市,在沿江两岸带动形成了颇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园区产业群,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如常熟沿江形成钢铁、能源、造纸、化工四大产业群,张家港形成了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扬子江冶金工业园等“扬子江”五大工业园区。

    (四)经济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园区经济成为新亮点

    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沿海省份之一,沿江地区又可谓是江苏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深、水平最高的区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抢抓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从2001年始,又紧抓国际资本向长三角转移加快的机遇,沿江地区加快新的“两头在外”(利用境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步伐,在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诸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基本形成了与国际分工互接互补的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劲的动力。新一轮沿江开发更加大了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力度。2003年,沿江地区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91.2%,高出全省平均15.7个百分点,比2000年大幅提升34.3个百分点;其中苏南达到108.7%,提升40.8个百分点(见表4)。利用外商直接外资比2000年增长了1.5倍,总额分别相当于上海的2.5倍、浙江6市的3.1倍;特别是苏中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占沿江地区的10.2%,比2000年提升了5.0个百分点。继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之后,沿江地区的昆山、常熟等地已成为新兴的台商投资集中地。

    开发区建设已经形成较大的整体规模,以工业为主、出口为主、外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园区经济成为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至2003年末,沿江地区共有7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沿江地区总量的28.3%、39.8%,贡献份额分别高出全省平均4.0个、4.3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占沿江地区总量的65.6%,贡献份额高出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苏州工业园区创办10年来,已引进包括4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200多家外资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和航空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等主要指标均占苏州市的15%左右。

    (五)小康进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沿江地区不仅经济发展领先于全省,而且一直比较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也走在全省的前列。2003年,沿江地区共有普通高校104所,比1978年增加77所;普通高校数、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占到全省的82.7%、72.5%,其中苏南分别占69.2%、54.1%(见表6)。苏南、苏中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分别高出全省平均7.6个、1.3个百分点。根据2003年全省13省辖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的结果,沿江8市的综合评价均位居前8,其中南京的科技投入水平位居第1,苏州的科技产出、社会进步水平均位居第1。

    表6:沿江地区部分社会指标比较(2003年)

        地区   #普通高   #中级技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居民人均
                校总数    术职称   人均可支   人均纯收   储蓄存款
                         以上专业   配收入     入(元)     (元)
                         技术人员    (元)
      南京市     37.5       20.1     10194      4923       19811
      苏州市     11.5       10.4     12362      6681       24883
      无锡市      8.7       10.7     11647      6329       22546
      常州市      7.7        7.9     11307      5550       17992
      镇江市      3.8        4.9      9451      4733       12658
        苏南     69.2       54.1     10889      5825       20562
      南通市      7.7        7.8      9598      4393       10929
      扬州市      2.9        6.0      8700      4172        9901
      泰州市      2.9        4.6      8517      4079        7847
        苏中     13.5       18.4      8966      4249        9766
    沿江地区     82.7       72.5     10222      5108       15829
        全省    100.0      100.0      9262      4239       10314

    注:沿江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用8市数的简单算术平均计算。

    将经济的增长与致富人民结合起来,沿江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表6数据显示,8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出全省平均960元、869元,2000年以来分别年递增763元、287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高出全省平均5515元。在以“分配富民”的同时,实现“就业富民”和“保障富民”相并举。苏南、苏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9%和4%,均低于4.1%的全省平均水平。苏南不仅扩大了社会保障覆盖面,并且逐步提高了水平,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高出全省平均8.0个、14.0个百分点。

    三、沿江地区要走在江苏科学发展的前列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阶段。沿江地区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完全有条件率先实现发展思路的转变,率先贯彻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统筹发展,在科学发展上走在全省的前列。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沿江地区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全省“两个率先”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是解决沿江地区发展中存在矛盾的紧迫需要

    沿江地区发展快于全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早于全省,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也大于全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够高。目前,沿江地区制造业结构调整线路接近,沿江各特色产业基地出现较多的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导致部分行业过度竞争,影响了沿江产业带的整体效益和建设进展。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7.7%)和就业比重(31.1%)均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高技术研发能力偏弱。沿江地区尚未成为以研究与开发为支持的制造基地,缺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和企业仍然是沿江制造业的软肋,自主国际驰名品牌很少。2003年,沿江地区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5%,低于1.21%的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沿江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3.4%,产业比较优势仍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偏低。

    ――居民富裕程度不够高。与上海、浙江6市相比,沿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8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海、浙江6市低4645元、2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1550元、690元。从城市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长三角排列前5位的分别为上海和浙江的宁波、绍兴、杭州、湖州4市,沿江地区收入最高的苏州市仅排在第6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泰州市的1.75倍。

    ――区域内部经济落差明显。苏南对苏中、苏北发展的辐射、传导、带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沿江两岸经济发展差距趋于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沿江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2003年,苏中地区生产总值占沿江地区的比重由1978年的32.4%降至22.2%;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苏南的比例由54.8%降至36.5%。苏中对外、对内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均弱于苏南。

    ――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凸显。随着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以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沿江地区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苏州、无锡两市缺电最为严重,约占全省缺电的一半。作为流域经济,环境污染最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沿江有机毒物污染日益明显,据沿江11个水厂的3个水期监测结果,共测出有机毒物210种(部分对人体有致畸、致癌和突变作用)。8市均被国家列为酸雨控制区,南通酸雨发生率为全省最高,达62.4%,南京、扬州、无锡和苏州也均在40%以上。

    (二)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科学选择

    新一轮沿江开发是沿江地区构筑21世纪经济新高地的一项重大战略,沿江“工业走廊”是未来江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长三角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区域。

    ――增强江苏综合实力。作为江苏经济实力最强、整体贡献最多的区域,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可以进一步提高沿江地区基础产业、相关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实力,在提升江苏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江苏综合实力、强化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上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构建江苏“两个率先”新的动力源(资讯 行情 论坛)和增长极。发达地区扩散与带动的效用,取决于增长极地区的经济能级和能量。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建设沿江基础产业带、长三角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北翼和江苏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可以提高沿江地区的经济能级,带动全省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对全省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区域差别逐步缩小的过程,这种过程通常表现为以经济增长极为中心的梯次推进和区域带动。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将沿江开发战略和苏北大开发战略融为一体,可以加快苏南经济对苏中的渗透和扩散,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并由此进一步带动广大苏北经济腹地的起飞,从而改变江苏区域经济两极化发展的局面,从总体上提高江苏的实力。

    ――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沿江开发战略实际上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融入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大战略中,主动与上海开发开放呼应,与上海、浙江环杭州湾地区实现融合,才能更成功地推进沿江地区和整个江苏的开放和开发,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延伸广阔的腹地,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目标提供强大的支撑,从而为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又快又好地推进新一轮沿江开发

    在新世纪新阶段,着眼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江苏“两个率先”建设的全局,必须紧抓当前加快沿江开发、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的难得机遇期,解放思想、创新路径,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沿江开发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沿江地区的先发效应,加快推进江苏“两个率先”进程。

    1、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沿江地区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高耗能、高投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矛盾突出,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节约资源、集约开发和保护环境、持续开发是沿江开发的当务之急。作为先发区域,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应先于全省,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素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并逐步提升产业结构高度。沿江开发,产业是基础。依托区位、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基础产业,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大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积极推进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加快培育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以大企业、大项目、重点园区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密集区和产业基地。通过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沿江两岸产业布局的优化,形成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3、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制造成本,二是交易成本。沿江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提高了交易费用,制约了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以贸易、金融、运输、高科技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千方百计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步伐,以开放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大力提高民众富裕水平。“优先富民”是沿江地区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全省提前建成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把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的重点工程,创造适宜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社会氛围、社会服务、人才条件和人文精神,提高私营个体经济的规模和水平,实现“打工经济”向“老板经济”的跃升。把帮助农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放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增强开放的带动力。把扩大开放作为沿江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对内开放步伐,广泛吸纳国内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吸纳高端产业链,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过来。鼓励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建立广泛的配套协作关系,拉长产业链条,促使外资经济落地生根,形成聚集经济。放大苏南开放效应,提升苏中开放平台,鼓励南岸跨江开发。

    6、新一轮沿江开发必须以沿江城市现代化为依托。沿江的低制造成本优势要与高度城市化所提供的低交易成本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化、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来增强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呼应上海、接轨上海,紧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形成长三角城市间产业上错位互补、资源上互通共享、发展上联动共赢的大格局,全面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水平。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江苏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