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导体之都”寻找新定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9日 11:30 中国经营报 | |
    下半年以来,一场半导体人才的跨国“争夺战”在上海滩打响。与以往的路径相反,这次前来挖人的都是知名的跨国半导体公司,而被“挖墙脚”的则是国内的芯片企业。     据一位正在陷入去留彷徨之中的中芯国际工程师透露,来自东南亚的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台湾联电新加坡公司(UNCI)、意法半导体新加坡公司、马来西 亚第一硅公司(1stSilicon)等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公司,通过中介机构在7月份前后刮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挖人旋风。    “有多少人被挖走了可能很难统计,但是我知道去UNCI的就有四五十人,去新加坡的有200多人。”这位工程师说,“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走人的。”     这次较大范围的挖人对国内的芯片产业的影响巨大。“被挖走的主要是有2到3年工作经验的人。可以说,这一波人是国内本土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大批量的半导体人才。以前国内主要的半导体人才基本上都是海归派或者台湾过来的。”这位人士说。     跨国企业“挖墙脚”     据透露,这次挖人事件的直接起因,是这些东南亚芯片公司由于急着扩大产能导致人员短缺,而到中国挖人是成本最低和最便捷的。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半导体产业周期性复苏,许多芯片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另据透露,除了国外的芯片公司,后来进入内地、目前正在准备进入量产的台湾芯片企业如台积电(年底量产)等也正在“挖人”。     “那边的工资是这边的3倍,人往高处走,这很正常,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半导体行业其实很小的,全球知名的也就那几家。”这位工程师对记者说。有消息称,这些东南亚芯片公司可以开出1.5万人民币以上的月薪条件,还提供住宿、机票及附带福利,这对部分国内本土工程师很有诱惑力。     此次大规模的“挖人”行动中,最抢手的是拥有8英寸晶圆厂(目前国际主流工艺)2~3年工作经验的员工。而目前国内拥有8英寸晶圆厂的主要有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等几家,它们都在上海,是上海“半导体之都”的“顶梁柱”。所以,受这次挖人事件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上海。种种迹象显示,芯片领域的频繁跳槽的风气,正在蔓延到国内。芯片企业“扎推”在上海和长三角,又似乎为这种风气提供了地利、信息畅通诸多方面的便利。此前业界一直有一句开玩笑话:“中芯国际和宏力就隔那么一条马路,跳来跳去岂不是很容易?”     市场研究公司环球资源NASDAQ:GSOL9月份公布的一项名为“2004年薪酬和职业发展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3%的受访电子工程师表示正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若有公司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72%表示没有寻找新工作的受访工程师亦会考虑接受新的工作。     员工跳槽是企业间的常态,但是对于芯片产业来说却并不如此简单。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芯片人才比其他行业更看重工作经验,一般工作2~3年才能较好地保持产品的良率,算是“合格”。所以,对于新入行的员工来说,这2~3年其实就是免费“培养期”,而这种培养已经成为芯片企业重要的长期投资和很大的商务成本,对于刚刚崛起的国内芯片产业来说尤其如此。     有许多芯片企业开始为此苦恼。英飞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姚剑波透露说,他们决定把一个研发中心落户在西安,就是因为上海的芯片企业太“扎推”,人员之间的流动过于频繁。目前,英飞凌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企业为了自己成本方面的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培养人才的成本也是很大。”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薛自表示。但另一位业界人士则向记者笑言:“这在两三年之内可能会有点效果。但是半导体是一个全球性产业,这个问题怎么可能解决呢?这可能也是一种无奈吧。”     挖人和频繁跳槽,使得国内芯片产业本就存在的“人才危机”显得更为扎眼。谭军,英国ARM公司(全球著名的知识产权公司)中国区总裁,目前正陷入人才的苦恼之中。从2002年7月设立中国公司以来,ARM在中国一直只能做销售和服务,“我们曾讨论过在中国设立一个研发中心。但是,找不到人(才),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硬要成立,就只能从合作伙伴那里挖人,但是那样就会破坏我们在国内的合作。”谭军透露,他们的一项开发,目前在国内大概只有4000人左右会做。     “原来我们培养的人才确实和国外有很大差距,有师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其实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是很高。”薛自对记者说。     芯片项目“大迁移”     芯片是电子产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所谓的“核心技术”所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是它的“两条腿”。从2000年迅速崛起之后,国内芯片产业正在这两个方面面临新的问题。与挖人和员工频繁跳槽相对应,芯片业的资金投向业正在经历微妙的变化。     今年7月15日,中芯国际和成都市政府签署了一项1.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5亿元)的投资,在成都建一个芯片封装测试厂。这是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首次西进,其总裁兼执行长张汝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在土地、人力等方面的总的商务成本要比上海便宜16%左右,对芯片后段封装的某些方面来说,成都更有优势。其西进入川的其他原因还包括成都的人才优势、较成熟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等。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此前曾表示说,在成都从事IT类的人员薪酬仅是上海的50%。     去年8月27日,Intel也投资3.75亿美元在成都建设芯片封装测试厂,轰动一时。     由此,一个趋势慢慢显露出来:对劳动力需求更多而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芯片封装测试环节,正在向西部转移。而一直以来,封测被喻为晶圆制造厂的“寄生虫”,一般以靠近晶圆厂为好。而现在国内的晶圆厂几乎都集中在上海和长三角,为什么要把这些“寄生虫”放到西部去呢?     台湾元福证券半导体产业分析师杨杰向记者分析说,芯片企业应该对此进行过成本考量,即,把芯片运送到西部去封装测试,然后再从西部运出去卖,其所耗费的总成本比在上海就近建设封测厂所耗费的成本更少一些。     一位半导体工程师则向记者透露,虽然运费对芯片企业来说不是问题(芯片较轻,可以空运),但这样做至少比较麻烦,这只能说是芯片企业的一种无奈之举。但是,这种无奈的举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虽然芯片业特别强调产业链的集中和完整,但是由于商务成本、产业环境等因素,这个产业链的某些环节正在被“肢解”出去。     从去年开始,一些晶圆制造厂的投资也陆续与上海失之交臂。去年5月,英飞凌高达10亿欧元的制造项目投向苏州;今年8月18日,韩国现代半导体和欧洲意法半导体共同投资高达20亿美元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转落无锡。据了解,这些投资巨大的芯片项目,之前都曾到过上海来考察,上海市也为此全力争夺,但最后它们都选择了离开,主要原因是因为上海的商务成本过高。     就目前而言,内地芯片业至少在慢慢显露两种转移倾向:首先是由沿海发达城市同时也是商务成本比较高的城市向商务成本比较低的中、西部转移;其次,由上海等一线城市向周边的二线城市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