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强的市场还需要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13:33 证券时报 | |
    这几天,受到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利好鼓舞,沪深股市出现了持续的强势上涨行情,为时5个多月的熊市氛围得到很大的改变,市场人心振奋。无论是大盘走势形态还是市场舆论导向,都提示出股市仍然具有很强烈的上涨意图,行情意犹未尽。显然,在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普遍认为,历经重重磨难以后,股市又获得了生机,已经重新走强。     但是,仔细想想,毕竟“国九条”的落实需要一个过程,而就现在的市场运行环境而言,还并不能说已经给股市提供了足够的向好条件。换言之,如果股市要继续走强的话,还需要相应的外界条件与之配合。市场的运行当然最终还要靠其内在因素,但也不能否认外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市场还很难从根本上摆脱政策市的阴影,这就需要社会各界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家应该如何来呵护刚摆脱低迷的股市?或者说,“国九条”应该在那些方面首先得到落实呢?     我们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对股市有一个公允的认识与评价。显然,股市是个投资的场所,它不能也不应该是为解决某一类企业的困难而设置的,没有义务更没有必要为某一类企业脱困或者完成整体上市任务服务。如果说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股市确实承担了这方面的职责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到了还股市本来面貌的时候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他能够自主投资,而不是来承担什么义务。对管理层来说,的确有必要把那些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拿出来上市,让人们有比较、有选择地进行投资,并且为这种投资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全透明的平台。同时,人们既无须将股民的投资行为夸大为“为国企脱困与改革作出了贡献”,也不应该将一些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资行为当作是损人利己的炒作。说到底,也就是希望证券投资能够享受和其他投资一样的国民待遇。没有这一条,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没有了基础。     其次,作为一种法律法规所允许,并且也受法律法规保护的投资行为,即便不一定得到刻意的大力提倡,也不应该是受到制约的。现在,社保基金已经可以入市了,银行也在计划组建基金入市,这足以说明管理层对股市也是认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有理由来认真研究拓宽资金来源的问题。现在,银行资金还不能入市,普通投资者也不能进行融资。这种规定显然是已经落伍了。且不说什么样的资金算银行资金,有时根本就无法定论,而且如证券投资基金通过资金拆借,早已开始融资操作了。尽快厘清相关的政策,明确可以入市的资金条件,比仅仅号召培育机构投资者要现实得多,也有效得多。因为前者运用的是市场手段,后者则是人为调控,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今年要修改《证券法》,人们期待新的《证券法》在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最后,对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给投资者以明确的预期。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而随着股票的扩容,问题还在不断加大。从理论上讲,不解决这个问题,股市就不可能真正成熟。但是,真的解决起来却又十分困难。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高层已经明确停止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一直在为减持国有股、实现全流通出主意。投资者到底应该相信谁的?这不应该认为只是一个小问题。减持也好,全流通也好,解决股权分置也好,不同的解决原则与方案,都将导致股市的重新洗牌与重新定位,这种极为慎重的事情,是不能搞几个并不成熟的方案来进行“试错”的。有鉴于此,各相关决策部门、领导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国九条”的要求,相互协调,对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问题的解决原则提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让投资者做到心中有数,不受或少受某些舆论的误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股市的逐渐向好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一旦对股市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公允的评价,并且在吸纳资金方面能够享受到应有的自由,同时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也有了明确的说法,那么,这种向好的后劲就能够进一步得到迸发,市场将会不断地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