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吕晓宇
合肥某大药房的几层货架上,均为不同药名的同一种药,有时就连专业药师都被弄蒙了。
熊光明摄
一药多名,说到底,是受经济利益驱动。
近年来,药价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不少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纷纷打出了降低药价,还利于民的旗帜。但是,药价降下来,企业如果实现不了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其效益必然下降。于是,有些生产企业便在药名上动起了脑筋———或者将老药改换包装、剂型,冠以新名;或者直接将其生产的某种药品更名变姓。其目的,无非是让这些老产品以新面孔上市,让药学知识并不丰富的普通老百姓误以为这是新药,从而提高这种“新药”的售价,牟取更多的利益。这种情况,从本版今日刊出的文章中可见一斑。
对于这种现象,有关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版将其同时刊发,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使老百姓在买药时能少花些“冤枉钱”。
———编者
现在,药品生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记者发现,同一种药少则有三四个名字,最多的有20多个名字,而这些药的价格相差甚远,有的药被不同的厂家换一个商品名,换一个包装身价就暴涨,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药品行业竞争激烈的突出表现是,几家药厂甚至几十家药厂同时生产一种药品,而各个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大都又有自己的商品名,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药品几个名字甚至几十个名字的现象。不要说是普通的消费者,就是执业的医生和药师也很难记全。
近日,记者走进太原市并州路一家大药房。在处方药柜台前,记者问一位销售人员,有没有头孢曲松钠,这位销售人员介绍说,这种药有四五种,都是各地不同药厂的产品。记者发现,由于商品名不同、产地不同,它们的价格相差很大,有的100多元,有的30多元,有的不到8元钱。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同一种药价格相差几倍时,销售人员回答说:“可能是生产工艺不同吧。”记者又问:“到底在哪些方面不同?”这位销售人员笑了笑说:“太细的东西我也说不上来。”
河南淮阳人民医院药剂科科长常怡勇从事药剂工作20多年,他对一药多名的现象作过专门的调查。常怡勇介绍说,头孢曲松钠是一种抗菌药品,这种药的不同名称远不止三四种,它的不同产地、不同药厂的其他名字还有头孢三嗪、罗氏芬、丽珠芬、菌必治、菌得治、抗菌治、康力舒、头孢三嗪噻吁等20多个,但这些药的化学名都叫头孢曲松钠。还有罗红霉素,还有罗力得、迈克罗德、严迪、郎素、罗希红霉素、肟西红霉素、罗迈新、罗红霉素胶囊等十几个名称。常怡勇说,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合理应用。一药多名给合理用药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的严重后果。
一药多名,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困难。据业内人士估计,一个400张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每位临床医师要与100-200个药名打交道,如果平均每一种药有3个异名,就要记住五六百个左右。据一些医院统计,各医院使用药名近1900种,按平均每种药3个异名,药剂师要跟6000个药名打交道,相当困难。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郝志仙说,现在药品名称三天两头就换一个新的,有时就连她也被弄蒙了。郝志仙认为,一药多名确实给老百姓用药造成许多不便。郝志仙告诫消费者,如果到药店买药自疗,都必须分清药名和成分,弄清自己现在正在服的药以及新购买的药是不是存在名字不同成分相同的现象。
《市场报》 (2004年09月17日 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