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全球经济可能进入较长增长期(经济发展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1: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梅影 实习生 郑莉莉 发自北京

  9月14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北京发布了2004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这是联合国贸发会议首次选择在中国北京首先发布该报告。报告指出,2003年世界产出和贸易恢复增长,因此现在广泛感到乐观,认为2004年增长加速可以使业绩恢复到上个十年期末的水平,世界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较长的增长期。

  报告指出,世界经济恢复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美国经济以及东南亚经济的持续迅速扩展。美国经济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增加为世界其它国家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推动。另一方面,亚洲若干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不仅进口出现增加,附带地对亚洲和太平洋区域的经济体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且出口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

  报告还指出,全球持续恢复的前景与1990年代初期相比,则较为模糊和不确定。主要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国内需求力方面仍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主要经济集团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也在加剧,这些都可能导致新的保护主义压力,加剧货币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石油价格的飞涨和未来动态的不确定性,以及石油价格可能对通货膨胀和利率造成的影响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理由。

  另外,美国目前越来越专注于与东亚之间的贸易金融互动关系,这也可能导致财政和汇率更加不稳定。美国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一直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重要的出口推动力,并有助于该区域形成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

  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司代理司长弗拉斯贝克认为,世界经济、亚洲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商品价格的上升,因为一些国家能从中获得利益,这对推动经济是很重要的。

  他说:“国际上很多媒体对商品价格上升持负面评论,但我们认为,商品价格的上升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生产者来说是好的,但对消费者来说也许是不好的,所以在这方面不应该太担忧。从长期看,商品价格实际上升高的幅度并不大,如果我们降低商品价格就可能对消费者减少压力。从1997年到2004年,实际商品价格并没有增长很多,与70年代末80年代相比,这种增长也是较小的。”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关注石油价格上升的现象,现在石油价格已上升到十年来最高点,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采取储存石油的措施,使我们能更有效使用石油并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减少对高能耗工业的生产的影响。”他说。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17日 第十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