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应对资本约束转变发展思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1:4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董文标

  强化资本约束必然要求银行业不断细化、量化风险的衡量,不断优化风险的计量模型,这一过程本身就大大促进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虽然《办法》当前的重点在于促使各银行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要求,但从长远来看,银 行必须重视改善风险管理,并逐步建立与巴塞尔新协议一致的内部评级体系

  2004年3月1日起公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办法》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指标,要求商业银行重视风险的管理和研究,促使各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的国际标准。

  《办法》的出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办法》提出了明晰的现代银行监管思路,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监管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管理,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与法律手段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办法》是建立中国银行业现代监管体系的重要基石。同时,《办法》与国际银行业监管体系基本保持一致,为商业银行在开放条件下与国际银行的比较提供了良好平台,并为我国银行业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后与国际银行业的平等竞争奠定了基础。《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以往中国银行业追求粗放规模发展的阶段开始成为过去,注重资产质量、追求资本效益、认真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全新时代已经开始。

  深化商业银行风险观

  《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将使过去商业银行普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受到遏制。同时,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产的风险管理,引入现代风险管理技术

  《办法》主要是基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体系而制定。同时,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银行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鉴了巴塞尔新协议框架的有关内容。实际上,从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国际银行监管体系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趋完整,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概念逐步深入。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起源于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HerstattBank)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NationalBank)的倒闭,这两家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国际银行业的震动并最终促成了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的诞生。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对协议进行了首次实质性完善,从资本标准、资产风险两个方面对银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使资本充足率成为了银行监管的核心指标。其后,随着国际银行业不断发展,协议历经修订。1991年,巴塞尔委员会重新确认定义了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普通准备金与坏账准备金,资本用来帮助银行抵御不可预见风险的概念得到突出。1994年和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分别调整OECD成员资产的风险权重和一些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改进了充足率计算中一些不合理的部分,加权风险资产的计量日趋严谨。1996年,风险的概念被进一步拓展,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都需要计提资本金进行约束。风险控制的概念开始朝着立体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到1997年,随着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巴塞尔委员会深感银行监管体系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因此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由此,新协议的原则和框架初露端倪。从1998年开始,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全面修改协议。在广泛征求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业的意见的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分别在1999年、2001年、2003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草案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至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新协议得以正式出台,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体系发展的新里程碑。新协议不但再次明确规定了最低资本要求,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监管指标,而且将资本风险的范畴大大加以延伸,力图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部纳入协议体系,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风险计量方法的创新。

  不难看出,充足的资本可以帮助银行树立稳健的市场形象、增强银行客户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资本可以帮助银行抵抗不可预见的风险、帮助银行度过危机,减少银行倒闭风险。这虽然是巴塞尔协议和《办法》的出发点,但强化资本约束必然要求银行业不断细化、量化风险的衡量,不断优化风险的计量模型,这一过程本身就大大促进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办法》的基本框架虽是基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但中国银监会对新协议体系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尽可能地借鉴了其适合中国银行业当前发展水平的部分。《办法》强化了资本约束,将使过去商业银行普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受到遏制。同时,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产的风险管理,引入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可以说,《办法》所体现的监管原则正在深入地改变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

  相对国际银行业而言,我行目前的风险管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全部实现对不同风险类别、不同行业和不同客户进行准确的综合风险计量和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我行在风险管理、资本管理上的迫切要求,并为民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切入点。为此,民生银行积极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将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相结合,更好地落实《办法》的要求。

  促进银行发展思路转变

  单纯依靠外部市场补充资本,并不能解决银行资本需求的根本问题。在资本充足率的刚性约束下,必须强化银行经营中资本的“造血”功能,而不能完全依靠外部资本市场的“输血”机制

  民生银行作为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业务规模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随着业务的发展,资产对于资本的耗用日益扩大,不断补充资本的要求愈加强烈。由于业务结构相似,国内许多商业银行也存在与民生银行相似的情况:即业务规模的增长造成资本充足率的降低;业务增长越快,资本充足率降低得也越快。正因为如此,不断利用资本市场补充银行资本也就成了很多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各商业银行近期大力发行可转债、次级债,引入新的投资者,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然而,单纯依靠外部市场补充资本,并不能解决银行资本需求的根本问题。首先,资本市场不断变化,市场状况并不一定总能够适合银行持续、大量筹资的需求。其次,只有当银行的资本回报率高于市场资本的回报要求时,资本筹集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而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金融业竞争的逐步加剧,维持稳定的高额资本回报率也并非轻而易举。

  因此,民生银行意识到,在资本充足率的刚性约束下,必须强化银行经营中资本的“造血”功能,而不能完全依靠外部资本市场的“输血”机制。

  首先,提高资产利润率,让更多的利润能够转化为资本,使银行能够充分依靠自身力量维持良性增长,是民生银行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其次,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减少资产对资本的耗用,也是民生银行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提升管理水平,压缩经营成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同样是应对资本约束的有效手段。

  《办法》的出台给民生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民生银行提升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思路提供了动力。可以说,《办法》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有效促进了民生银行对于发展模式的思考,并为民生银行今后的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指明了方向。

  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

  首先,将资产向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倾斜,可以减少资产对资本的耗用;其次,业务结构调整中有进有退,促使资产向收益高、安全性好的业务转移;最后,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促进收益多元化

  《办法》颁布以来,我行董事会和管理层都给予高度关注。一方面多次邀请有关专家讲授新巴塞尔协议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知识,积极培训员工,加强资本管理的研究。另一方面,根据今后几年业务发展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规划。与此同时,为切实有效地落实《办法》,民生银行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工作:一、明确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平台。

  在民生银行的经营架构改革中,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其中,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金使用和筹措,以及加权风险资产的管理成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重要职能。将这些相关管理职能统一归属在高级别的管理委员会中,为民生银行完善资本金配置与管理,保障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减少资本耗用。

  随着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民生银行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往的发展模式和业务结构都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在大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民生银行充分考虑了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作用。首先,将资产向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倾斜,可以减少资产对资本的耗用;其次,业务结构调整中有进有退,促使资产向收益高、安全性好的业务转移,可以提高资产收益率,促进民生银行资本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最后,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促进收益多元化,可以减少银行收益过于依赖贷款利息收入的现状,减少资产集中于贷款对于资本的占用。

  三、全面引入经济资本金,约束分支机构的扩张冲动。

  民生银行正在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要求,出台资本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资本占用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逐步实行资本使用的计价;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使单位资本承担更小的风险,创造更多的收益,实现股本价值最大化。在对分支机构的考评中引入经济资本概念,在管理层和各分行进行资本金管理的宣传,通过合理调整和管理资产结构,达到资本金的合理使用。

  四、多角度压缩经营成本,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民生银行需要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一方面,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另一方面,业务流程应更加科学,有效的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营业绩。如我行准备实施的集中报账系统,即可通过集中采购、集中支付等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和财务成本。鼓励在各个方面增收节支,有利于提高民生银行的资本运营效率。

  五、量化风险的计量和管理,为满足监管进一步要求做好准备。

  虽然《办法》当前的重点在于促使各银行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要求,但从长远来看,银行必须重视改善风险管理,并逐步建立与巴塞尔新协议一致的内部评级体系。为此,民生银行正在进行管理会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升级,力图搭建一个有利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监测、管理各类风险的基础平台。为下一步更好的量化各类风险,进行深入的风险控制提供基础。

  (作者为中国民生银行行长)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17日 第七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