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今年3月1日起实施(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1:4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为进一步落实《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保护存款人利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于200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一《办法》分总则、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和附则,共5章55条以及5个附件。《办法》规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的计算必须建立在各项资产损失准备足额提取的基础之上,并在信用风险资本要求计算方面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标准,交易资产达到一定规模或比例的商业银行还须单独计提市场风险资本。此外,《办法》首次规定符合条件的重估储备、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转换债券可以计入附属资本,并取消了一般准备计入附属资本的上限。

  《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和管理制度,董事会承担本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最终责任;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有权要求单个银行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并根据资本充足率的高低,把商业银行分为三类,即资本充足、资本不足和资本严重不足的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增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办法》在已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围绕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并表范围、资本、资本充足率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提出了更为具体、细化的披露要求。

  《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后期限为2007年1月1日。过渡期内,未达标的商业银行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通过敦促股东注资,调整资产结构,改善经营状况,提高自我积累能力,招募合格战略投资人,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债,上市或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银监会将根据各行资本补充计划的落实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银监会有关人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制度,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制定并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强化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制度,修改现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健全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二是有利于缩小我国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的差距。银监会借鉴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将逐步实现我国银行监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

  三是有利于实现与近年出台的各项监管法规的衔接配套。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17日 第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