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体系长期稳定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1:4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鉴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沿用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不可避免带有1988年资本协议固有的弱点,商业银行完全照搬《办法》确定资产结构、特别是贷款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资产配置的扭曲,不利于商业银行降低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

  《办法》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现阶段执行好《办法》有助于促使商业银行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资本和资产质量,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 大幅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抗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借鉴1988年资本协议,规定了审慎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并纳入了《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构建了相对完整并且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资本监管框架。《办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资本监管制度的审慎性和完备性,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强化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增强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鉴于《办法》沿用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办法》就不可避免带有1988年资本协议固有的弱点,商业银行完全照搬《办法》确定资产结构、特别是贷款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资产配置的扭曲,不利于商业银行降低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在严格按照《办法》计算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当局规定的最低标准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克服机械套用《办法》安排信贷资产的不足之处,改进风险管理,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稳健经营。

  按照《办法》进行资产配置

  不是风险管理的最佳做法

  1988年资本协议直接用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决策,却不能满足日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需要,并且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的出现,其不足之处进一步暴露

  1988年资本协议最大的优点是简单。该协议之所以能够被100多个国家用于各类规模不一、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的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就在于它的简单性。

  虽然1988年资本协议实现了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和促进国际银行业的公平竞争两大预期目标,但将该协议直接用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决策,却不能满足日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需要,并且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的出现,其不足之处进一步暴露,有效性逐步下降。

  《办法》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是按照1988年资本协议简易框架确定的,因此该协议的局限性在《办法》中有所体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风险敏感性,不能有效区分资产的风险。

  《办法》根据债务人身份不同对各类债权分别给予了0%、20%、50%和100%的风险权重。对于所有企业贷款,无论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地位、规模、财务实力和管理水平统一给予100%的风险权重,要求银行安排相同数量的监管资本(regulatorycapital);对国内最好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100%)是对在评级为AA-以上国家商业银行债权风险权重(20%)的五倍,这显然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风险程度。

  《办法》对各类资产的风险加权资产简单进行相加,充分分散化的贷款与集中度高的贷款都要求持有8%的最低资本要求。

  这种缺乏风险敏感性的资本监管制度还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产生反向激励,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地发放高风险贷款,因为高风险贷款的利率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账面资产回报率,但这将导致资产实际风险程度上升,与监管当局强化资本监管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办法》发布后,一些银行采取了“风险加权资产”作为对各分行考核指标,虽然该指标比总资产、贷款余额等指标有所进步,有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并不能有效衡量贷款真实风险水平,对降低资产风险的作用非常有限,并可能会导致信贷资产配置的不合理。

  (二)导致监管资本套利,弱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所谓监管资本套利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减少或规避监管资本要求而资产的实际风险程度并没有相应降低的过程。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框架内,商业银行将证券化的资产卖给特殊目的的机构(SPV),此机构向市场出售资产支持证券筹集资金。这些证券一般分为几个档次,其中大部分(90%以上)是高等级的债券,证券化资产组合的潜在损失首先被占比较小的等级最低(如偿还次序排在后面)的债券(5%左右)来抵御,通常这部分债券由资产证券化的发起行持有(实际上是由银行对证券化资产提供信用支持)。

  即使商业银行不回购部分低等级债券,通常也要为证券化资产的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许多国家的相关法规规定,商业银行持有的这部分低等级债券应直接从资本中予以扣除。

  如一个拟进行证券化的贷款组合,证券化前资本充足率要求为8%,证券化后其持有低等级债券的数量为5%,全部从资本中扣除相当于资本充足率为5%,比证券化前的资本要求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从前面可以看出,资产组合的风险仍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并没有实质性的下降。

  即使是没有追索权(withoutrecourse)的资产证券化,即完全实现破产隔离的资产证券化(cleansecuritisation)商业银行仍提供相应的流动性支持,风险降低程度也是有限的。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信用衍生产品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等手段来规避资本监管。

  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是促进

  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根本之策

  长期以来,受体制、技术和法规环境等因素的多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薄弱,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高,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借鉴《新资本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大力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才能够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

  为解决1988年资本协议局限性,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开始研究制定新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并于今年6月26日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的最终文本。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internalratingsbased,IRB),允许管理水平高的银行使用内部风险参数计算资本充足率,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紧密结合起来,大幅度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性。

  可以说,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代表了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受体制、技术和法规环境等因素的多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薄弱,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不高,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借鉴《新资本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大力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才能够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in-ternal rating system,IRS)。

  《新资本协议》IRB法是一个两元的体系,包括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主要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出反应借款人和贷款风险的数量指标。

  借款人评级是根据银行自定标准将借款人划分为不同的档次,并计算出各档次借款人具有可比性的风险指标违约概率(PD)。

  债项评级是在贷款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考虑到抵押品、还款优先程度、清收结果和时间后,计算出发生违约时的贷款损失率(LGD)。

  以PD和LGD为基础,银行就可计算贷款的预计损失(EL),并在确定了置信度后(如99%)计算出非预计损失(UL,即经济资本)及资本充足率。

  由于计算资产风险权重的函数曲线是连续的,理论上分析可以有无数个风险权重值,而1988年资本协议仅包括4个固定的风险权重,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敏感性显著增强。

  为确保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稳健性和有效性,《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结构、评级分布、风险数据收集、评级系统的检验以及评级的业务流程、组织机制和管理制度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可见,IRB法不仅关心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设计和资本充足率计算问题,而且是银行资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用途贷款审批、贷款定价、贷款限额确定、贷款风险预警和监控、贷款损失准备金和经济资本的计算与配置等信贷管理的全过程。

  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IRB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年银行业才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而五级分类是一维的贷款质量评价体系,属于专家判断模型,缺乏量化的风险指标,不具有可比性,难以有效区分和准确计量借款人风险和贷款本身的风险,直接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较大的缺陷。因此大银行应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贷款分类(按照IRB法的要求债项评级是至少将正常贷款分为7级、不良贷款分为2级;而且任何一个等级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总风险头寸的30%),收集整理有关风险数据,开发符合本行实际内部评级模型,并进行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和流程整合,从总体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逐步确立以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为风险管理的核心。

  经济资本是基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估配置给某项业务或资产用以缓减风险冲击的资本。经济资本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是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相对应的,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它是一种计算出来的、虚拟的、概念化的资本。

  计算经济资本需要全面衡量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这些风险的经济资本的计量既可以在单笔交易上进行,也可以对整个组合作整体度量。银行通过构建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改进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手段,优化风险管理。

  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近年来逐渐成为业界公认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

  RAROC=(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经济资本。RAROC同时考虑收益、风险、资本因素,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益,在银行的实际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与银行最终盈利目标相统一;而传统资本回报率(账面利润/账面资本)由于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对于以经营风险为本的商业银行而言,不是一个全面的考核指标。

  经济资本与RAROC体系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可以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来缓冲不可预见损失所带来的风险,并满足监管当局的要求,银行将计算出来的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进行比较可以衡量资本充足水平,进而作出合理的资本决策;第二,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线、业务的RAROC,确定业务扩张和收缩计划,调整业务结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使银行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收益最大化;第三,RAROC可以有效衡量各利润中心和个人的绩效,而传统资本回报率对风险与收益缺乏有效的平衡,鼓励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行为,不利于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第四,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性,为贷款定价、限额设定以调整经营战略依据。

  (三)加强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管理。

  《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将操作风险纳入了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明确将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放在“第二支柱”下考虑,最近巴塞尔委员会又公布了《利率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同时还对资产债券化专门规定了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以减少监管资本套利,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空白点多,监督检查约束乏力,不仅大量存在一些危害性较小的操作风险事故,而且破坏力较大的事故也时有发生,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银行内外部人员相互勾结诈骗盗取商业银行资金以及金融系统高管人员违法犯罪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潜在的操作风险很大,商业银行应给予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单一,主要收入来源是贷款利息收入,资产、负债以及收益的利率敏感性很强,但由于实行利率管制,利率风险未充分暴露,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凸现,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

  当前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呼声很高,重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虽然资产债券化可以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具有弹性,流动性管理更为灵活,但其风险缓解功能是有限的,但按照《新资本协议》的框架资产债券化无法实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商业银行还应对资产债券化可能导致的其他风险予以重视并加强管理。

  资本充足率监管展望

  《办法》与贷款五级分类一样,仅仅是监管当局规定的最低标准,商业银行必须以此为起点,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弥补银行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非预期损失。1988年协议确定的监管资本体现了监管当局的要求,仅是衡量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能力的粗线条指标。

  《新资本协议》代表的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是银行为承担风险真正需要的资本。从1988年资本协议到《新资本协议》反映了监管资本向经济资本的回归,体现了资本监管技术适应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趋势,代表银行监管技术的进步方向。

  《办法》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现阶段执行好《办法》有助于促使商业银行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资本和资产质量,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抗御风险的能力。

  但《办法》与贷款五级分类一样,仅仅是监管当局规定的最低标准,商业银行必须以此为起点,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使商业银行发展建立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

  “今天的最佳做法就是明天的最低要求”,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断进步,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监管当局也将按照《新资本协议》对符合条件银行实施资本监管。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17日 第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