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宏观调控:大化工行业得失参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 15:15 中国化工网

    在看到2004年第一季度投资增长、信贷增长明显地上行后,中央政府从4月份开始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进行了综合调控。时至今日,宏观调控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调控措施对包括石油、石化在内的中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业内外人士非常关心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化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韩康教授,以及化工专家顾宗勤和石油专家毛加祥。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顾宗勤:

    对化工行业的宏观调控有利有弊

    记者:顾院长,今年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化工行业处在怎样一个位置?

    顾宗勤: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出台了多项政策,影响到化工行业的主要有四项。

    第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这对我们的化工园区的建设有一定影响。

    第二个是关于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一项政策,涉及到几类化工产品。其中无机盐退税率由13%~17%降到了5%;黄磷的退税率由15%降到了8%;化肥退税率由13%降到了11%;化学矿退税率由13%降到了零。这一块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大,因为企业得到的好处少了,相当于利润率下降了。

    第三个是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等七部门《关于对电石和铁合金行业进行清理整顿的若干意见》。

    第四个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八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

    从目前情况看,宏观调控主要涉及化工行业的就是这四个文件。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今后还要搞行业的准入制度,搞投资指导目录、外商投资指导目录,这些都是宏观调控的内容。这些东西今后都要陆续出台。

    记者: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如何?化工行业在宏观调控中应该有哪些作为?

    顾宗勤:宏观调控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也适合规范市场运作,推动国家经济有序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非常及时。比如关于电石行业的整顿,我们去年的产量是530万吨,能力是700万吨,在建的是300万吨,实际的需求没有这么大。不应该一窝蜂地上,而且小电石都上来了,造成能源浪费、资源浪费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清理整顿的意见要求,要把5000千伏安以下的小电石都清理掉,也就是1万吨以上的才可以保留,而且取消原来国家给予的优惠电价。这个《意见》也征求了我们规划院的意见。又比如,《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很有针对性。2003年焦炭的产量是1.78亿吨,出口为1472万吨,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6.4%,同时在建能力为8100万吨。有700多家炼焦企业,1900多座炼焦炉,更不好的是土焦产量为0.46亿吨,比去年上升了15.3%,每年仅土焦放散煤气就达200亿立方米,折合损失1800多万吨标煤,与机焦相比多消耗优质炼焦煤2200多万吨。这种情况能不整顿吗?不进行宏观调控行吗?

    除了电石和焦炭以外,其它一些小的化工行业也存在过热现象,如甲醇、碳酸二甲酯等。化工行业投资发展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低水平的重复,高端产品空缺断档,低端产品拥挤不堪,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盲目上马。但国家不能针对每一个小行业都去发一个文,主要是针对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作用的行业。小的只能靠自己调整。尤其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投资国家不再管了,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负责。这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你在那里盲目建设,吃亏是你自己的,包袱是你自己背。这样就要求企业更要论证清楚,自己不行要借外脑,要强调项目的国际竞争力。说这个项目对我这个地方很重要不行,要把自己的企业放到世界市场上去看。现在国家不给你把关了,让你自己把关去,你可要知道项目是有风险的。企业更应该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办事。

    记者:宏观调控给行业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顾宗勤:宏观调控的影响,大致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对于行业来说是不够积极的。

    积极的一方面是有效地控制了行业乱发展、小而散、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局面。比如对于化工园区的建设,在国务院发文之前,各地都在建设,不管大地区小地区、大县小县、大市小市,甚至乡镇还要上。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化工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大,它是个产业链,建设方面就是要发挥产业链的优势。小乡镇搞什么化工园区?但目前这种现象特别多。这次清理整顿以后,很多化工园区停建了,取消了。

    第二个,电石、焦炭行业也在整顿,小电石、小焦炭企业,银行不给贷款,优惠电价也取消了。

    当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正规的化工园区,经过政府规划、审批的化工园区建设出现困难。如征地,有的地方对国务院发文在理解上有偏差,征地就有困难,居民搬迁要价也高了,公用设施的配套也困难了。不像过去建设力度很大。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电石整顿,电石的市场价格一下子就上来了,运输费用也涨了,再一个取消了优惠电价,给正规企业造成困难。文件要求电石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三废的治理达到一定的标准,不够现实。企业从现在开始治理也不一定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达标。比如要求在短期内电石炉“由半封闭改成全封闭”就很难做到。敞开式和半封闭的炉子在全行业中占82%,进行改造要增加投资,密闭炉能耗高于其它炉的20%,原料要求比较苛刻。如果不给企业时间,难度较大。

    再一个,出口退税这个政策对化工行业影响较大,化工产品存在出口没有进口的增速大的现实,由于出口退税率降低了,今年化工产品上半年的贸易逆差达到359.8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了15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1%。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因素。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大了不是好事。

    还有企业反映,什么事情都搞一刀切不好。有的企业上报当地政府部门,用电石渣做水泥,这是治理三废的很好的项目,本应得到支持,但得不到批准。因为宏观调控限制钢铁、水泥项目,所以只要是水泥项目一概不批。

    记者:宏观调控是大势所趋,但同时又给化工行业带来某种困难。下一步该怎么办?

    顾宗勤:首先,企业还是要积极应对,不能不采取措施,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要调整自己适应这个形势,根据文件的精神来采取行动。

    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看宏观调控的效果到底怎样?哪些是积极的,哪些对企业的发展有负面作用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不能搞一刀切。

    第三,国家有关部门对治理三废的企业要给予支持,尤其是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要给予缓冲时间,他们在对装置进行改造的时候,国家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贷款上的扶持,帮助他们走上正轨,不能光下个文就完了。

    第四,对优惠电价也要区别对待,该治理的治理,该支持的还要支持。否则企业成本增加,电石价格升得很高,又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就不正常了。

    第五,化工园区土地使用的困难,应该向有关政府部门作解释,不能建半截吧?对经过政府部门批复的化工园区的合理建设,应该继续给予支持,而且力度不能减,力度减小会造成更大的被动。要防止园区建设的一窝蜂,也要防止整顿治理的一刀切。

    毛加祥:

    宏观调控对石油石化影响不大

    记者:毛院长,对于宏观调控造成的结果,媒体有不同的说法。以一个石油专家的角度看,您认为宏观调控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毛加祥:去年非典以后整个国民经济开始反弹,尤其到今年一季度,确实存在投资增长过快或者说经济过热的问题,导致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

    从油品消费的情况来看,需求增长也是比较快的。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增长幅度明显较大,即使除去去年上半年非典的因素,增长也还是比较快的。这反映出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也拉动了能源消费。

    今年初,国家开始着手进行宏观调控,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得到了控制,但整个经济和投资的增长还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根据我们跟踪的情况来看,今年5、6月份投资增长趋缓比较明显,7月份平稳下来,成品油消费趋于更加理性的增长状态。这说明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落。

    记者:宏观调控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毛加祥: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结构性的调整,主要针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实际上国家对建设项目有压有保,一些重点项目,如能源、交通等的投资还是比较正常的。

    从石油或成品油的消费,或者从化工产品的销售来看,宏观调控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从油品销售来讲,宏观调控后,施工及工矿企业用油量会下降一些,但是电力的紧张增加了成品油的消费,这一增一减,使成品油消费的变化不是太大。有一点变化的是,由于一季度投资较高,成品油消费有一种快速攀升的势头。按照这个势头增长下去,现在的成油品消费水平会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实行宏观调控以后,成品油消费缺乏理性的增长得到了控制。

    当然,油品消费趋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的销售量也在下降。今年7月份提供的数字表明,汽车销售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但是,这不是宏观调控带来的结果。汽车消费除了受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外,还有居民消费水平的问题。当一个群体的消费意愿满足以后,要等到下一个消费群体的形成,这期间汽车商必须把价位降到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程度。汽车消费还有一个区域性的问题,即城市对汽车消费满足以后,城乡、乡村消费还没有起来之前,也有一个缓冲期。

    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恢复,对石油、石化产品需求普遍增加,全球炼油、石化装置开工率也都在提高。

    记者:是否可以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比国内宏观调控的因素对石油、石化行业影响更大一些?

    毛加祥: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高于世界经济的增幅,但是从去年开始,全球的增长也在加快,以乙烯为代表的石油化工原料领域,国内市场已完全与国际接轨,而且全球化工的开工率也在上升,导致化工产品新一轮的景气。就这一点来讲,宏观调控措施对国内石化产品市场的影响与全球经济拉动的影响相比,全球经济拉动的影响要更大一些。现在国内石化产品缺口那么大,无论是从行业本身还是从行业的市场来讲,石油、石化还是属于发展的一个行业,而石油化工产品的景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的经济形势,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记者:据报道,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已经接近50美元一桶,高油价对国内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

    毛加祥:现在我们一年进口1亿吨石油,但这在我国能源比重中并不太大,过高的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国外同类情况比较,相对好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影响。现在对全球经济有两种判断,一种是全球经济正在启动,尽管高油价,但世界经济仍然保持一个新的增长期。还有一个观点认为,随着油价的攀升,会抬高各种物价,影响消费,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不但消费水平会下降,经济也会开始滑坡。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目前,全球石油供需总体偏紧,加上基金操作、美元贬值、中东局势不稳等,高油价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出现问题,石油消费增长滑坡,油价也会很快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记者:针对国际原油市场的高油价,如何看待国内的成品油市场价格?

    毛加祥:我国对成品油零售价目前还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油价的上涨是不同步的,尤其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涨得太猛了,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国内成品油价并没有按国际油价随时调整,每桶要低2~4个美元。国内石化企业为消费者消化了相当部分的油价成本。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国外炼厂的毛利是上升的,国内石化企业尽管利润不错,但比国际上的石油石化公司盈利水平要低很多。现在国内消费者认识上有个误区,好像两大公司由于油价上涨都赚了钱了,实际上我们消化了相当规模的国际油价上涨的原油成本。如果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进行调整的话,炼厂整体可能要亏损。

    

顾宗勤简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国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全国化学工业规划、化学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论证和咨询工作,先后参加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化工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几十项大中型化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为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化学工业部和现国家发改委主持过几百项化工项目的评审工作和几十项关系国家化学工业全局重大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化学工业的规划、咨询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化肥行业的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毛加祥简介

    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化行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市场分析研究和项目评估工作,曾在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石化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原国家经贸委组织的国家石化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纲要课题中负责起草工作,在炼油化工供应链优化和技术经济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化工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