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债券 > 新基金业 > 正文
 

上百亿财富被基金消耗 基金公司制改革刻不容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 06:0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最近三年半,基金整体让投资者亏损了51亿元,加上其计提的管理费,有上百亿元的财富为基金所消耗。但是,这种背景下基金业的高薪却令人咋舌。在一个人均GDP刚刚超过1100美元的国家,居然有一个行业会有超常的高薪,其中原因应当只有两个:其一,该行业有巨大贡献;其二,机制失衡。基金业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吗?显然没有。那么理由只有可能是后者。

点点通赠通行币开始了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制度选择的失误

  巨大的反差凸现了我们在发展基金业时的一个重大制度选择失误--大力发展契约型基金显然有失误。凭一纸契约,是很难平衡基金经理们的风险与收益。我们认为,用公司制取代契约制刻不容缓。

  为什么基金经理收益和风险根本不成正比:亏损51亿元,还能够取得数十亿元的管理费?因为这是契约规定,无论盈亏都要收管理费。这就是契约制的根本弊端,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几乎无风险可言,道德高尚者尚可洁身自好,否则的话,就有可能会曝出种种基金黑幕。

  用公司制取代契约制

  在基金制度的选择上用公司制取代契约制已经刻不容缓了。如果基金公司的股东本身就有资金参与基金资产投资,那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猫腻吗?显然不会,至少会减少许多,因为投资收益和大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了。如果说前几年我们还不具备搞公司制基金的话,目前应该说时机已经趋于成熟了。

  如果不尽快改革当前基金业的现状,其可能成为又一危及中国金融业的不良因素。因为,基金业当前的某些恶行已经将风险向保险业扩散--保险基金上半年因为投资基金又浮动亏损了50亿元;也已经向证券业扩散了--明显加大市场的波动;更在向中小投资者扩散了--基金资金的来源是中小投资者,基金的亏损就是中小投资者的亏损。此外,如果投资者一旦对契约型基金失去了信心,出现大规模赎回时,对于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市场各方对此应当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推行公司制基金必将遇到巨大阻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利益。如何破除阻力、推进改革将是摆在市场各方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上海证券报 中证资讯 徐辉)

  
上百亿财富被基金消耗基金公司制改革刻不容缓 上百亿财富被基金消耗基金公司制改革刻不容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