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清理整顿不能就此止步(调查·声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21:54 人民网-市场报 | |||||||||
温素威 一个时期以来,圈地风盛行。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看来,所谓“筑巢引凤”,就是圈地的同义语。于是乎,竞相设立名目繁多的开发区、园区,就成为时尚。有了这些名堂,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圈地了。清理整顿开发园区结果显示,全国各类开发园区达6860多个,圈地3.86万多平方公里。这些开发园区设立之时,往往也经过一番“考察论证”,越“考察”越
可是,经济发展岂是靠主观愿望、领导意志就能“上台阶”的。项目越是吹得神乎其神,架子拉得越是惊天动地,成功的希望越是渺茫难及。以轰轰烈烈始,萧索落寞终,成为这类“一号工程”的共同命运。搞起来后一年半载就如何如何的话言犹在耳,杂草丛生的撂荒土地、锈迹斑斑的脚手架却在无声中宣告了一个神话的破产。浙江嘉善信息园称得上是一个典型例证。一个计划投资100亿元、三年产值300亿元的信息园,征用了数千亩良田,而三年后的今天,300亿元产值只是个嘲讽,72%以上的土地撂荒却是事实。大量的投入除了把一级稻田变成“以前的耕作条件也不具备了”的荒地外,实在找不出还有别的什么“效益”了。 由此可见,清理整顿开发园区是非常必要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经过前一阶段的清理整顿,开发园区撤消了3800多个,释放出被开发园区圈占的土地近2.5万多平方公里。应当说成绩是不小的。但如果说清理整顿就此止步,恐怕离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们相信,嘉善县的这个信息园,在前一阶段清理整顿过程中,一定是清理的对象。就是说,已经不再被列入保留或者拟保留的开发园区之中,其所圈占的土地,也一定被统计在核减开发区面积之内。可是,核减下来的土地如果仍然荒芜,那么“核减”乃至清理整顿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可以想见,一个小小的县级信息工业园撂荒的土地就达1000多亩,那么,全国核减下来的4800多个园区,撂荒的土地会有多少?如果说统计上是“核减”了,而实际上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核减开发园区数量也好、面积也罢,岂不成了文字游戏? 更重要的是,如果某种现象普遍或者比较普遍存在,说明制度方面是有漏洞的。比如,为什么基层政府说搞开发园区,就一下子可以圈占那么多的土地?征地的成本是不是太低了?像嘉善县的一级稻田,征地成本每亩仅仅1万元,农民办企业从园区要地,就成了5万甚至8万元。征地的程序设计是不是有欠公平?就像嘉善县信息园,农民并不愿意以1万元的价格放弃良田沃土,可是他们在“一号工程”面前只能无奈放弃,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在征地制度设计上不加快堵塞这些漏洞,一有机会,圈地之风还会不会再度刮起?乱设开发园区之势会不会死灰复燃?还都是难以逆料的。毕竟,我们有过太多的教训。 《市场报》 (2004年09月14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