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莫让“贴心房”变成“离心屋”(百姓话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16:52 人民网-市场报

  真言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了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住得上房子,采取减免土地出让费、税收等政策,降低住房成本而实行的一项优惠政策。因此,被老百姓称为“贴心房”。然而,一些地方受利益驱动,使这政策变了味,走了调,“贴心房”成了“闹心房”、“离心屋”,其中出现的种种“怪事”值得人们深思。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怪事一:经济房不经济。经济适用房曾以低廉的价格构成了对工薪阶层购房族的吸引力,一度在楼市上出现“爆棚”现象。但现在经济适用房的建筑面积已经突破80平米的限制,向超大面积发展,房价随着提升。这使得经济适用房偏离了低收入者这一原本的消费群体。据调查,在北京近70%的购房人需要的是30万元以下的住房,希望住房面积在100平米以下的超过90%,而目前的经济适用房60%以上的房价在30万元以上,一些经济适用房的面积甚至达到了两三百平方米,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

  怪事二:经济房富人住。如今,在许多经济适用房小区,经常能看到开着“奔驰”、“别克”等高档轿车的住户。有的一买就是两三套,豪华装修后,有的出租赚钱,有的沽价保值,有的只是周末住。据悉,某一小区有一半人家的房子长期闲置。经济适用房为了适应大款的需求,越来越豪华,而高档居室又吸引着更多的富人入住。富人猛搭穷人车,享受着不该有的优惠政策,严重背离了国家制订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初衷。

  怪事三:经济房购买难。几乎每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开盘,都会出现老百姓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排长龙等候放号的场面。然而,尽管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不少人还是难以买到心仪的住房。究其原因:一是信息不准。不少购房者都有类似的经历,曾看中的户型,在开盘时被告知有主了。谁知不久,这个“已售完”的户型,又卖给了另一位购房者,购房资质管理存在漏洞。今年2月,建设部规定,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但这一规定操作性并不强,盖一个公章证明,很容易办到,而要查清其收入真相,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经济适用房6万元的门槛难挡高收入者的脚,一些有资质购买适用房的只有靠边站。

  其实,要解决经济适用房存在着的上述怪现象并不难。良方就是开发商要“阳光售房”。7月1日起,上海房产销售开始实行网上“公示制度”,实行信息集中、公开、透明的做法后,房产商“内订”炒房、人情售房、一房“二嫁”的怪现象开始从上海楼市淡出。实践充分证明,“阳光售房”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规范运作的空间,能够促使相关企业以诚信来约束自己。

  目前,“阳光售房”在一些地方全面推行还有一定阻力。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实行强制政策,并经常进行检查、监督,对违规企业进行曝光和处罚。这样,才能真正堵住经济适用房的漏洞,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市场报》 (2004年09月14日 第十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