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 十字路口前徘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15:0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0日表示,一般来说,衡量加不加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消费物价指数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吴晓灵说:“应该相信国家或者央行出台一些政策,是为了抑制国民经济当中不健康的一些因素、为了理顺各种经济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好的方向。如果是这样来理解宏观调控,就不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经济学的常识去判断该采取什么措施了。”
那么,在8月CPI再次达到5.3%的情况下,央行会否加息呢?如果加息会加多少?是只增加贷款利率,还是存款、贷款利率同时增加?如果央行真的采取加息措施,又会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昨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三大因素左右加息 “不管市场怎么猜测,最后影响央行对利率判断的只有三个因素,那就是物价指数、投资增幅和贷款增幅。”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连续走高直至7月份冲破5.0%的CPI指数,构成了人们近段时间来预期加息的主要依据。 不过,CPI并不是央行判定加息的唯一依据。央行官员表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物价是其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三个指数的共同表现。如果仅仅是CPI高企,而投资势头得到抑制,贷款增幅回落,那利率仍然不会动;如果CPI高企的同时,投资出现反弹,即使贷款增幅减缓,调整利率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三个指数都处于高位,那调整利率就有必要。决策央行加息决策过程详解 据银行监管官员表示,央行每次调整利率,从做出决策到正式发布消息,从不会提早三天以上。 据其介绍,利率调整的决策程序一般是:由央行货币政策司提出调整利率的建议,经行长办公会议同意后,提交货币政策委员会讨论;如果提议获得多数票通过,再提交给国务院,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最后决定。 “调利率都是很急的事情。央行总是在调整前很短的时间里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国务院研究、公布的时间也非常短,比如上午开会研究,晚上下达文件,第二天就公布实施。” 这位官员分析,一般来说,月度的统计数据比较模糊,而季度的统计数据比较精确,还有些数据只进行季度统计。因此他估计,央行应该会等到10月中旬———第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字出来以后,才会决定是否提出加息提案。他同时指出,从央行一贯的操作规程来看,是否加息,或者何时加息,现在谁也说不准。因为在整个调息过程中,真正的决策权在国务院,央行仅仅拥有建议权。房贷专家:加息将打压投机需求 日前,搜房网发布其最新一项大型调查结果:如果房贷加息,上海市民将有77%的购房计划受到影响,只有23%的购房打算仍将按原定步骤实施。 对此,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表示,购房者大可不必对加息产生“恐慌”。利率即使上升,政策本意也并非是限制消费,而是鼓励自住购房需求、打压投机需求,从而达到控制风险、促进宏观调控显效的目的。适当加息对自住购房者负担加重不大。储户 刘轲(41岁民企营销人员):加息对我来说肯定不是好消息,我的房子是贷款买的,如果要加息,会加好多呢?加了息我每个月还银行的钱会增加,我还款的压力不是更大? 章贯鸿(28岁二手电器市场小老板):明年我就要结婚了。现在手里的钱总共不过20多万,也就是按揭买房再加点电器家具。如果银行真要加息了,先看看到底会加多少。我现在没有银行贷款,如果要加息,那我买房可能就要再等一下了,存够了钱一次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