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于80年代的人的9·11随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09:58 中国经济时报 | |||||||||
孙超 9·11事件发生数小时后,国际关系课上,系主任蔡拓教授临时更改了授课内容,让大家就此事即兴发言。只有包括我在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走到讲台前发了言。对于发言的内容没有太多的记忆。只记得没有人为此难过,更没人为此雀跃,所有人都非常惊讶,因为谁也没有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竟然会遭受这样的恐怖袭击。
就在恐怖袭击发生不久前,一位阿姨刚刚给我看了她在美国纽约的儿子、儿媳在世贸大楼前的照片,照片上纽约的天空很蓝,他们的感觉很舒服。当时,阿姨说也要到那里拍照。 9·11发生后,我立刻给在美国加洲的hostfamily(接待家)写信,询问他们是否一切都好。我很快收到了马丁太太的回信,她像往常一样向我描述Emily(她的小孙女)的成长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琐事。对于恐怖袭击,她只是说所有人都很坚强、很乐观。美国国旗脱销了,因为每家门前和每辆汽车上都悬挂着国旗。她很激动地告诉我,美国人空前的团结,即使是两辆汽车上从不认识的人,都会向彼此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 时钟倒回2000年的9月,我结束了北京某知名民办学校的GRE暑期课程。几乎所有来这里进行全封闭式学习人都是怀着“美国是世界各地的人实现梦想的地方”的想法。结课的时候,男生们把“红宝书”GRE单词书的一种简称)捧在胸前,或高高举过头顶,学着样板戏里人物充满激情而又十分夸张的造型留下了纪念的照片。几年后,这个暑期里与我同宿舍的,来自不同大学的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两位好友,一个因为被拒签延误了开学时间去了新加坡;另外一个苦于没有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去了澳大利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个9月,我在美国加洲某高中学习。第一次我不光上数学、几何课,还可以学习如何照顾婴儿、如何缝制衣服;用左手写字不会被纠正反而觉得很酷,因为有的老师也用左手;万圣节的晚上,敲开不认识的邻居的门,说着TrickandTreat款待我,要不我就恶作剧),然后满载糖果而归;习惯着用拥抱来迎接和告别每个好友。于是,脑海里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美国是一个张开双臂欢迎人们的国家。 也许正是如此,恐怖袭击发生后,全世界都团结到了美国一边。 但是,三年过去了。美国距离原来的印象渐行渐远。 9·11改变和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而这种改变和影响仍在继续。人们仍然无法摆脱9·11投下的阴影,而对很多人来讲,那种阴影将会伴随终生。一位在9·11事件中失去儿子的妇女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你也许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对我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 在纪念9·11三周年的日子里,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不抓住和惩办恐怖分子决不罢手,美国将坚持不懈地继续反恐攻势。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泛滥的今天,反恐战争到底有没有输赢之分?美国拥有先发制人的实力的同时,是否拥有同等的道德感召力?尽管美国本土没有再次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但是人们渐渐习惯生活在高度警备之中。外国人到美国困难重重,拒签率大大提高,出入境海关检查苛刻到有损尊严。值得玩味的是,曾经以美国为傲的美国人在遇到麻烦时,要谎称自己是欧洲人或者加拿大人。几天前,我打算就9·11三周年系列报道采访美国驻华使馆的相关官员,被婉言拒绝。据悉,一切纪念活动要低调进行。 我的同龄人几乎都有过“浸泡”在《新概念英语》或《走遍美国》的日子;也有过究竟是麦当劳还是肯德基才是更地道美国口味的分歧;也都会在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愤怒之余,仍然不能舍弃对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明星的喜爱。因为,“此时彼岸,东恋西情”的情愫伴随着我们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