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陷入多元化陷阱(热点关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06:41 人民网-市场报 | |||||||||
李卫 海尔多元化失败的教训 海尔从1995年起开始其多元化道路,希望以多元化战略来谋求企业的高速增长。目前该公司已经从产品多元化,进入了产业多元化经营的格局。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使其从事的业
回首早年,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相关多元化策略曾经取得了成功,凭借“服务支撑品牌”这一核心竞争能力,该公司很多家电产品位列市场的第一集团军。最典型的例子则是,海尔兼并杭州西湖电视机厂后,短短的两年就跻身电视生产前三名,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交口称赞。 但是以冰箱业务起家的海尔这条多元化扩张之路却依然充满坎坷,在人们的质疑之下,海尔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教训: 电风扇:当1997年海尔刚刚进入家用电风扇市场的时候,曾经雄心勃勃,力图在群雄乱战却无强势品牌的电风扇市场中占据相当大份额。事后证明这是海尔所遭到的最大的滑铁卢之役。目前,市面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海尔的电风扇产品了。 药业:1995年,海尔投资的第一个非家电生产企业海尔药业诞生了;在投入了大量金钱之后,时至今日,海尔药业依然作为不大,从品牌到技术并无建树,始终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餐饮:海尔投资餐饮业曾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随着餐饮业竞争的加剧,曾经辉煌一时的海尔大嫂子面馆却逐渐走向无声无息了,大多数都已被关闭。 彩电:海尔一举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彩电生产商之一,但随后增长便停滞下来,与四大彩电巨头———长虹、TCL、康佳、海信等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目前仅处于第二集团军阵营。 电脑:截至目前,海尔的PC业务已被证明是失败的投资。自海尔进入电脑市场以来,就一直持续大规模亏损,并且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 管道式管理并未打通 海尔多元化战略要求其业务范围必须纳入三个层面协调平衡,进而纳入管道式管理:1.提供利润的核心业务(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2.充满机会的新兴业务(计算机、手机、家庭整体厨房);3.创造未来的种子项目(生物制药等)。 若想自上述三个层面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协调的话,其实对企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海尔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以便完成从第一个层面到第二个层面的战略转移,并注意从研发和人才资源上积聚资源,实现对第三个层面业务的培育。然而,从目前的程度来看,海尔在第二和第三层面上均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海尔电脑、海尔手机两项业务并未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生物制药业务也基本宣告失败。 海尔在多元化转型上的不成功主要归于以下几个原因:1.转型跨度太大。家电第一品牌的印象使人们难以与制药、金融等联系起来,得不到公众的认可。2.网络无法共享。海尔手机、电脑的销售渠道及研发平台无法与原有冰箱、洗衣机以及空调、彩电共享,使资源不能够集中,分散了精力。3.专业人才的缺乏。原有家电人才虽然在固有领域精干,但用在医药、金融方面则可能却是门外汉。 核心技术短缺 时至今日,经历了激烈价格战的中国家电企业已经开始了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掌握核心技术和以技术创新为主流的竞争格局正在演化之中。从国际经验来看,品牌和市场的竞争最终将会让位于技术的竞争上———谁能掌握尖端产品的生产技术,谁就能占据市场的主动。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中国的DVD、VCD行业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不得不向3C、6C等国外专利联盟交纳高额的专利费,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目前正准备跻身于世界500强行列,并以全球市场为竞争舞台的海尔来说,其顾客导向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优秀的流程平台是其制胜的法宝。但是,被认为是中国家电企业中惟一一家具有实力开发核心技术的海尔集团,离世界级企业的距离还相当遥远。 海尔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海尔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海尔的战略选择是未来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一搏。 《市场报》 (2004年09月14日 第二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