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物价涨声一片 为何CPI没反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7:27 中国经营报

    有消息称,由于猪肉价格普涨,商务部正在就《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目前已基本成熟,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后即将出台。但需要“储备和管理”的又何止猪肉?价格的普遍上扬,已让各界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

    市场:涨声一片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菜市场里一个小伙子正为了四个鸡蛋和摊主争执,“上次买的时候只要每斤两块八,怎么一下子涨到了每斤三块四了呢?”然而在摊主看来,小伙子实在是不懂行情。

    “精瘦肉原来每斤五块八,现在涨到了每斤七块八,我们的叉烧肉和排骨也只好跟着涨。”相形之下,北京稻香村食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池向东对于副食品市场的价格行情简直“门儿清”。“现在什么都在涨,我们的利润越来越薄,形势不妙啊。”眼看着鸡蛋从2.1元/斤涨到3.5元/斤,池的忧虑也在与日俱增。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摆在池向东面前的决不仅仅是“四个鸡蛋”的问题。

    “我们的原料成本平均上涨了20%~30%,但终端产品价格却不敢涨得太多。现在点心涨了7%,熟食涨了12%,但我们要面对的是成本全方位上升的压力。水、电、煤气什么都涨,就连劳动力成本都上升得特别厉害。”由于农副畜产品的补给周期长,短期内价格不太可能回落,加之其他成本一时间也看不出下降的迹象,池向东更担心的是企业的长远经营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利润少了,投入能力就会削弱。不但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而且也没钱去改善食品生产环境。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无法保证,企业竞争力就会削弱,进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发展。一旦变成恶性循环,麻烦就大了。”

    可以说,最近几个月来,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企业,很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物价的上涨的压力。统计资料表明,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5.3%。而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更是上涨了14.1%,高于去年同期7.7个百分点。

    企业:在劫难逃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进入最后阶段,物价上涨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企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南风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在其公告中表示:“由于原材料、能源、运输费用尤其石化产品持续上涨,预计公司2004年1至9月份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鞍钢新轧(资讯 行情 论坛)也在半年报中披露:“上半年本公司钢材产品(可比产品口径)平均售价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21%,原材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1.99%”。

    有分析师对深市半年报中披露业绩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公司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已经公布中报的510家公司中,有13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CPI:遭遇质疑

    尽管有不少专家表示5%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升幅在预料之中,属于可控的温和通胀,但老百姓和企业的感受,却远比数字来得更强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易宪容表示,当前的CPI价格体系是否能够完全反映价格变动情况值得商榷。CPI指标的构成没有包含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住房,而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投资来统计,所以根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居民整体的价格消费水平。一旦把房屋价格计算在内,当前的CPI恐怕要达到10%以上。而且其他几项指标所占比重也需要调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也告诉记者,这种反差来自价格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幅度的不一致。对老百姓而言,粮食上涨了30%以上,副产品涨幅也在20%左右,而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他们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很强烈;对企业而言,生产所必须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涨幅也高达10%~40%不等,所以也受到了很大的震荡。而CPI由食品价格、非食品性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共同构成,三者的权重大致为33%,22%和45%。今年上半年CPI平均涨幅为3.8%。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7月份为10.2%,拉动CPI上升了3.1%;服务价格1~7月份累计上涨幅度是2.0%,拉动CPI上升0.6%;非食品性消费品对价格总水品的贡献只有0.1%。从中不难看出,食品价格的上升是上半年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最重要的原因。但它所占的权重并不足以充分反映它的变化程度。而由于传导不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终端产品的影响也未能在CPI中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不能简单地拿价格总水平来衡量实际物价的变化情况。

    易宪容还表示,当前人们对价格反应方式的解读出现了误区。他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更多的是“需求拉动型”而非“成本推动型”。过去人们总认为是成本上升导致了物价上涨,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事实上并不是生产资料价格传导到了消费品价格导致最终的物价上升。当前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更多的是由需求“助长”的。特别是房屋需求的旺盛导致了上游产品,如钢材、建材等生产资料的上升。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下不来,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不可能下降。

    调控:需要深化

    就在记者采访徐连仲的当天,发改委正在召开一个关于生产资料价格的内部会议。虽然徐表示不便透露具体内容,但他指出,多数专家都认为当前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已经足够,而且各项指标都在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调控主要是结构上加强控制,不再搞一刀切,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有的还得控制,有的则需要扶持。

    不过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徐连仲表示了他的担忧。他认为“过去GDP为8%的时候,经济疲软,煤、电、油、运都会过剩,但现在仅仅高出一个百分点,煤、电、油、运就全面紧张。是什么原因?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2003年全社会GDP投资增加额是119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11618亿元,占GDP的97.6%,也就是说去年的经济增长,几乎全部是靠投资实现的,而不是靠消费增长和技术进步拉动的。这种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投资不是高效投资,无法实现可持续增长,甚至可能引起经济增长的不稳定。这种结构性矛盾需要调整,协调发展很重要。”

    那么下一步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究竟如何呢?根据徐处长的预测,今年7月份CPI已经达到峰值,8月份会逐步回落。预计全年大致在3.5%左右,其中三季度为4.8%,四季度将回落到2.5%左右。另外一些专家则提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物价总水平似乎还是要继续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只是不同产品的涨幅有所不同罢了。

    背景链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称,近日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等10大城市物价调查分析显示,多数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已接近或超过5%的通胀警戒线,其中哈尔滨价格涨幅达6.5%,西安为5.5%,而天津是4.8%。分商品种类看,粮价大幅上扬,其中天津的面粉涨幅为59%,高居10城市榜首,北京面粉涨幅居第二位,为30.6%。除食品价格外,重点行业的商品价格水平和服务收费标准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其中北京与天津民用自来水价格并列10城市首位。受粮食涨价带动,目前中国CPI已经达到多年来的最高水平,7月份CPI涨幅达到5.3%。在粮价上涨的同时,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也大幅上涨。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1.1元/公斤,比去年高出40%以上;7月份的价格上升了10%,已经超过了12.5元/公斤。目前,北京地区的猪肉价格已经接近牛肉的价格。而全国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则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由于粮价及肉价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因此经济影响面及社会影响面都很大。商务部已经为此开始启动一些预案,以平息肉价上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CPI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