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教育投资热危害猛于钢铁热第6城市群求解教育调控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02:1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邵一乙

  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泠一博士指出,很多教育投资,投资者都是别有用心的,以大学城为例,很多投资者就是以投资教育为名,乘机圈地,导致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白白流失

  虽然教育首先是一个公共服务性行业,但一时不理性造成过分大规模投入,已经让地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方财政背上了沉重负担

  有专家指出,当我们聚焦钢铁、电、煤等过热行业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行业,这一行业的投资过热可能比传统行业的过热危害性更大。因为教育培养的是人

  上海市人事局日前透露,为加快长三角区域内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苏、浙、沪三地今后将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定期的网上人才交流大会。首届招聘会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举行。

  “别指望在这样的交流会上找到工作。”刚参加工作的小毛对这个消息不屑一顾。她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自身条件并不差,今年6月毕业时曾得到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她在网上发送过不计其数的求职信,结果没有一家公司给予回复。为此,她对网上招聘不看好。

  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大企业人才难求,有人说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那么到底为何会造成这种困境呢?

  反思教育困境

  从总体上看,根据亚太经合组织2000年度统计,近15年来中国教育市场增长迅速,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已增长到110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600万,但目前仍然每年缺少320万个受教育机会。所以,总体上讲,中国的教育还是有所欠缺。

  但在局部上,确实有些教育投资过热现象。

  为了适应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人才的需求,上海两所高校今年获批开设了新的专业———会展管理专业。记者曾访问其中一校该专业的负责人,对方表示,这虽然是定位面向世博会的专业,但课程设置上还会加强酒店、会务组织、旅游等专业背景,以期学生能成为一个多面手,决不会在世博会过去后就失业,而是能在酒店业、旅游业多方面发展。

  但企业人士并不这么认为。光大会展中心展览公司的总经理李秀军曾向记者表示,他不看好这些所谓的时髦专业,并且认为这些专业是高校为了扩大生源玩的“花头”,这种专业的设置只是一种短期行为。

  他的理由是,虽然因为办世博会,上海确实出现了人才缺口,但这个缺口是国际化的高级专业人士,靠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补这个漏洞是不现实的;其次,这个行业并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看似规模很大的活动,其实几个人就可以完成。他还以一家英国的会展公司为例说,该公司一年会办16场展览,但工作人员只有40来个———组织工作需要的人毕竟有限,而展板的制作等是外包的,并不包括在展览公司中,而做展板、搭展台等业务的公司,上海在各地方星罗棋布分布着很多,也并不缺。

  在李秀军看来,学校只是抓住了世博会缺人才的契机乘机赚一票,并没考虑自己培养的“人才”是否是世博所要的“人才”,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视又高,专业又不见得过硬,很可能“毕业就失业”。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王泠一博士指出,很多教育投资,投资者都是别有用心的,以大学城为例,很多投资者就是以投资教育为名,乘机圈地,导致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白白流失。

  南汇土地储备中心财务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南汇区政府当时考虑大学城过来了,就会有人气,能带动房地产业和附近的商业,所以几乎是零地价给了投资者,并且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可是南汇大学城项目已经运作多年,产出却与投入完全不成比例。虽然教育首先是一个公共服务性行业,但一时不理性造成过分大规模投入,已经让地方财政背上了沉重负担。

  而相对于各方投资者各自筹划在中国大地上突然冒出的50多个大学城,有能力、有水平的教授却无法跟上大学城速度。

  某高校讲师郭美华向记者透露,以前一个星期上5节课左右,现在有时会是10多节,还要在总校区和分校区之间不停奔波,讲课糟糕点也在所难免。教育源头已经掺了水,怪不得有企业人士抱怨:不少大学毕业生离一个合格人才还差点火候。

  教育投资应调控

  有专家指出,当我们聚焦钢铁、电、煤等过热行业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行业,这一行业的投资过热可能比传统行业的过热危害性更大。因为教育培养的是人。

  近几年,校漂族的规模在扩大。所谓校漂族,就是毕业之后仍然居住在学校周围、既不就业也不创业的那群人。他们迷恋学生时代不负社会责任的生活方式,消耗着父母提供的物质财富,构成了“2030现象”。这些人如果不受控制地不断壮大,就可能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王泠一指出,以金融专业为例,以前全国只有14个学校开设这一专业,现在有40所高校开设,还在合理范围内,而如果有400多个学校都有这个专业,那肯定会有人找不到工作。而某些专业已经出现了“400家现象”。

  比如MBA,复旦大学在读MBA乔军华告诉记者,2003年他报考的时候,注意了一下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全国共有56家,但他当时报考时,仔细关注的也就清华、北大、复旦等10家,他现在的同学也是这种情况,如果学校太差,就没有必要停职重新回到学校充电。

  乔军华还告诉记者,去年报考复旦MBA的人差不多有2000,但最后录取的也就300多人,可谓竞争激烈,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却饱受没有生源的痛苦。

  由于教育长期以来给人以很神圣的感觉,所以教育投资也被人带上了光环。微观上,这一行业也确实有钱可图,在经济环境发展缓慢时,一些银行投资也流向了长三角教育。

  有业内人士称,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

  一方面,教育服务业与经济领域内其他服务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关系密切。这一点可能是阻碍其开放发展的最大障碍。反过来,我们也可看到,发展教育服务业,推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除带来教育、经济等利益之外,还可以成为中国对外输出我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扩大中国影响的重要方面,这也是我们国家逐步走向强大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被视为公共福利之一,国家对公办教育投入大,民办私立教育发展缓慢。国外的经验表明,国家公办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关注国内人才培养,而在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吸引海外教育市场方面,担任主角的往往是私立教育机构。因此,从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教育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发展教育服务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吴华曾指出,发展教育有两种政策思路,分别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目前的政策实践基本按第一种思路推进,即通过政府间协调达到区域内规则统一和市场开放的目的。但是,政府主导的教育一体化进程很容易演变成区域内外有别的行政性市场壁垒,办学主体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市场开放政策,通过共享全国和全球教育优质资源实现区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13日 第十九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