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平险”困境谁之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 05:36 新京报 | |||||||||
覆盖率从近100%直线降至50%,保险公司纷寻替代产品 去年,为消除“学生平安险”业务中的弊端,保监会出台规定,禁止保险公司以学校为投保人承保该险种。但是,此规定实施后,学生平安险的覆盖率从近100%直线下降到50%左右。在我国,目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4亿之多,每年被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夺去生命的有159万人,致残的则约有100万人。
为既不放弃这一较成熟的市场,同时又保证利润,一些公司推出了被称为“泛学平险”的替代产品,当然价格也更高,保费从50元一年提高到了100元。在经济发达地区,价格也许并不是大问题,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价格无疑会影响学生保险的普及。 9月8日,记者拿到了一份中国人寿赔付四川遭受洪灾保户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这次事故中共有27人死亡,只有8人购买了保险,其中7人是学生。 中国人寿的一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不光是这次洪灾,在今年重庆开县井喷等几次重大意外事故中,得到保险公司赔付的基本都是购买“学生平安险”的中小学生。他介绍说,在那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保险意识十分淡漠,除此前由学校统一购买“学平险”,其他保险种类的投保率很低。 但是,早在去年,保监会就明文规定,当年9月开始,学校不能再以投保人的名义包办学生平安险,其投保人只能是未成年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成本上升业务停滞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学平险”一直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险种,费率非常低。以中国人寿的“学生平安保险”为例,每个学生每学年缴纳50元,意外伤害医疗门诊最高赔付5000元,住院医疗3万元。 另一方面,“学平险”的赔付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 据保险公司人士透露,其一般赔付率在60%左右,高的甚至达到70%.而且,增加有关医疗的内容后成本进一步上升。因此,一些业务量偏小的公司几乎难以盈利。 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个险部刘经理告诉记者,“学平险”一直是以扩大业务面的做法避免亏损。 据了解,过去投保“学平险”时,一般采用团险的方式,整个学校或班级共用一张保单,但保监会新规出台后,要求每承保一名学生,保险公司就得出一张保单。仅从出单成本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该太平人寿经理坦言,“一对一”的销售方式成本太高了,本身盈利空间就不大的“学平险”显然没法长期依靠这种方式来销售。 对于保监会禁止团体承保的原因,保险业人士认为,确实是因为学校介入销售引发了一些弊端。比如,学校成为保险公司的贿赂对象;家长以此质疑学校乱收费;许多家长、学生对保险责任一无所知,以致于出险时不知道怎样申请理赔。 业内人士认为,保监会的规定当然有道理,但还应该更多考虑中国国情。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来说,新规定导致了保险成本和价格的上涨,许多业务最终只能放弃。 “泛学平险”拉高保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学平险”基本由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垄断,销售模式改变后,按理说更多的保险公司会参与竞争。但是,在今年9月,这个本应是“学平险”热销的月份,保险公司却都按兵不动,没有摆开大规模宣传的架势。相反,保险公司都热衷于推广价格更高的“泛学平险”品种。 某保险公司人士介绍,现在的销售重点是在教育金产品以及涵盖了“学平险”的单独意外险上。公司肯定首先要考虑赔付率的问题,所以单独意外险替代“学平险”将是一种趋势。 但是,相应保险费用自然随之提高。如新华人寿推出的“智多星”,保费提高到了100元,与成人的意外险产品价格已经相同。该公司有关人士称,由于代理费用高,对于这种产品,代理员的积极性比对纯粹的“学平险”高了许多。 一位某公司的代理员告诉记者,很多业务员都到学校向家长推荐替代“学平险”的新产品,虽然保障内容和赔付金额都已有所增加,但是家长看到价格上涨了,还是倾向于购买传统的“学平险”或者干脆不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保费50元还是100元区别并不是特别大。”一业内人士认为,“关键是如何灌输保险意识的问题。”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价格仍是家长及保险公司都无法克服的障碍。 “保险公司没有必要承担公益责任。”一位保险公司人士称,“但学平险已经是一个成熟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在学生群体中培养保险意识。”所以,他认为,“泛学平险”代替传统“学平险”是一个“两全之策”,保险公司会在这一领域展开竞争。 当然,学生保险费用的上涨也在所难免。 本报记者盛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