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披露4.46亿元托管国债风险 中国人寿股价为何上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3:0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保险中报巡查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中国人寿中报披露,按照香港会计准则计算,该公司有一笔账面价值4.46亿元的国债现托管在闽发证券,目前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考虑了外部审计师和律师的评估意见后,中国人寿做出了计提8000万元减值准备的决定。 截至8月27日,三家境外上市的中国保险公司分别向投资者呈上了各自的年中成绩单,市场反应冷热不同。 业绩公布后,中国财险(2328.HK)的业绩让投资者感到一丝凉意,股价下跌逾6%,并一直徘徊在3港元以下。中国平安(2328.HK)虽然交上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却遭到不少冷遇,并受到业绩提前外泄的影响,翌日股价下跌0.3港元。只有中国人寿(2628.HK)给投资者留下了稳扎稳打的印象,周一股价跳空高开后,收于4.575港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6.4%。 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三家保险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证券市场下跌的影响,证券投资累计实亏、浮亏高达20亿元有余。 减持基金 增投债券 从中国人寿公布的中期业绩看,如果抹掉投资亏损,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财务报告。 报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总保费收入达到人民币313.9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净利润28.12亿元。但其已实现投资亏损净额为人民币6300万元,而去年同期的收益净额为盈利4.2亿元,未实现投资收益更由去年的盈利1.7亿元,转为亏损净额7.23亿元。 中国人寿副总经理刘家德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中国人寿下半年的投资做出具体规划。 刘家德说,未来中国人寿将重点把握外汇资金海外投资的机会,目前正在对报批做具体准备,其中对香港债券市场将会重点关注。刘强调,虽然对此项收益有较好预期,并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在额度上给予更大的空间,但由于时间有限,藉此“明显改善下半年整体投资收益的希望不大”。“因此,下半年还要立足于改善投资组合,尽可能多的持有国债、金融债、银行次级债、银行协议存款,力争收益率比上半年有所改善。” 中国财险及中国平安的相关人士也都在公开场合表示,将增加债券的持有量,尽可能降低基金的投资比例,并寄希望于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 刘家德还透露,目前,中国人寿投资资产的类别一共有5个:现金及各类存款占比为65%,固定收益证券为28%,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回购两类各占近4%,剩余部分为其他类型投资。 7亿多元的浮亏几乎全部出自封闭式基金投资的减值准备。刘家德将其归因为两点:一是,上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起伏跌宕,影响了证券投资的收益;二是,由于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渠道和投资品种相对有限,中国人寿巨大的存量资金在投资市场上找不到恰当的、可以带来高回报的投资产品。 一位资深基金经理介绍,今年第二季度,受宏观调控、加速扩容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一路回落,直逼历史低点,两个多月的跌幅竟高达22.8%,较上年同期下跌6.54%。从债市方面看,上半年债市也在普遍的升息预期下,表现出了少有的疲态,而保险资金一直是债券市场的主力军团,因此保险公司上半年的债券投资收益也乏善可陈。 与中国人寿的处境相同,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也深受证券投资之累。 2004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仅为3.6%,而去年这一数字则为4.5%,因交易而持有的投资产生的未实现损失8.26亿元;中国财险交易类及非交易类证券的净亏损达5.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收益2.30亿元减少了7.44亿元。 在证券投资一项上,三大保险公司总计折了20亿元之多。 “如果下半年国内证券市场行情依然不能好转,保险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中国人寿发言人兰亚东说。 虽然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市场遇挫,但近日市场上关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呼声反而再度高涨。据称,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已制定完成,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范围将有所拓宽,除了流通A股外,还可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非流通股,包括国有股、法人股、可转债等。但保监会不能证实该说法,有关人士仅仅表示,有关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的管理办法希望能在年底前出台。 刘家德表示,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与证券市场对保险资金的渴望同样迫切。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在人员、技术上做了相应的准备,随时可以入市操作。 境外评级高低不一 中国人寿副总经理林岱仁介绍,由于公司更注重增加风险型和期缴产品的销售,风险型保费增长率高达43%,其中,新单保费增长翻了一番,在首年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由2003年的65%提高到86%。 同时,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中国人寿今年前7个月的保费收入达1009亿元,市场份额由2001年的37%(2003年底45%)增加至51.05%。 因此,境内外分析师纷纷调高对中国人寿的评价和目标价格。高盛分析师则将中国人寿的评级从“中性”调高至“高于大市”,德意志银行也提高了其股价预测7%至5.1港元。 百富勤保险业分析师陈目完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肯定了中国人寿的业绩成长。 她认为,中国人寿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实属不易。因此,她在研究报告中维持中国人寿“增持”的评级,目标价格定在5.29港元。 与中国人寿际遇不同,虽然中国平安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8%,境外券商及分析师仍对平安的业绩表现颇有微词。 雷曼兄弟公司认为,平安个人寿险新增保单减少22%,故将该股目标价调低7%,为每股9.8港元。 而以平安股东身份出现的摩根士丹利则将平安全年预测调高29%,维持“增持”评级以及每股14.6港元目标价,但同时也评价其新业务增长欠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分析师说,调低平安目标价位的原因,除认为其主营的个人寿险业务增长不甚理想外,平安市场份额的逐年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平安招股说明书及中国保监会的公开数据显示,2001年,平安在全国寿险市场中的占比为28%,2002年下降至23%,2003年为19.6%,2004年7月为16.9%。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平安人寿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1个百分点。正是这样的变化引发了市场的不满情绪。 “市场份额的下降的确与公司坚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有关。各家公司选择不同的增长模式,平安的策略是‘重利润、轻规模’,市场份额的考虑是放在次要位置。”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说。 4.46亿元托管国债的风险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券商在风雨飘摇中相继倒下,一大批的机构债权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些债权人中也不乏保险公司的身影。 唯一一家做出公开披露的就是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中报披露,按照香港会计准则计算,该公司有一笔账面价值4.46亿元(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为3.727亿元)的国债现托管在闽发证券,目前存在一定的风险。 中报称:“该笔托管国债属纯托管,不具有委托投资理财性质。”闽发证券表示暂不能按照中国人寿的要求进行转托管,故中国人寿已依据财务要求,按照账面金额约20%的比例提取了减值准备,共计8000万元。 该事件的起因要回溯到2003年3月。 当时的闽发证券刚刚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完成了增资扩股计划,资金实力及信用程度优良。闽发证券作为国债托管可供选择的券商之一进入了中国人寿的视野。 “最终公司在当年的3月、6月和7月,分三次将3.727亿元的记账式国债托管在闽发证券,涉及到中国人寿福建分公司、宁波分公司和济南分公司。”刘家德回忆道。 今年6月28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挂牌。中国人寿分别向有托管关系的几家券商发函,要求将其托管的国债转托管至资产管理公司,其余两家券商均按要求完成转托管。 只有闽发证券于7月5日复函称,“由于其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暂时不能按要求办理国债的转托管事宜。”在考虑了外部审计师和律师的评估意见后,中国人寿做出了计提8000万元减值准备的决定。 中国人寿这一举措意味着,它认为其托管在闽发证券的国债是有风险的,并将继续高度关注,如果风险继续扩大时,不排除提高减值准备比例的可能。 刘家德称,“目前,除去闽发证券外,中国人寿没有在任何券商托管债券,全部托管到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我们相信,转到我们自己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债的安全性,肯定高于任何一家券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