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船舶出口再现曙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1:57 商务部网站

  在线国际商报讯据商务部首次对欧洲船舶市场的考察报告显示:近年来,欧洲造船业呈现逐步萎缩趋势,但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对船舶的需求却呈现出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这将给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造船业早期曾是欧洲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劳动力成本过高以及日韩等国造船业崛起等因素影响,欧洲造船业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已经从19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93年的23%下降到目前的约15%。

  德国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自1990年东德、西德合并后,目前的造船规模仅维持在原西德水平的2/3,占全球市场份额约5%,排在全球第四位。瑞典在上世纪70年代造船产量曾仅次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位,但到80年代中期以后造船工业迅速衰落,大型船厂纷纷关闭;目前瑞典仅剩下有限的几家船舶修理厂和海军舰艇制造修理厂,但其门类齐全的船用设备生产厂家却保留了下来。希腊目前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造船厂,大量船舶需要进口。航运十分发达的塞浦路斯则基本没有自己的造船工业。

  在造船业萎缩的同时,欧洲市场对船舶的需求量近年来却呈现上升趋势,在我国订购的新船也在逐年上升。欧洲是我国船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2年,我国向欧洲出口船舶约10亿美元,占出口船舶总额的51.6%,比2001年增长了76.8%。2003年1月至6月,我国向欧洲出口船舶达到8.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135%,占船舶出口总额的比例也上升到58%:其中出口德国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3.7%;出口瑞典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0.5%。而同期我国向第二大船舶出口市场亚洲出口了4.2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5.5%,占总额的29.6%。

  商务部机电司人士分析认为,欧洲船舶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由于两大船舶生产国日本和韩国近两年船台空闲较少,使我国船舶生产企业承接新船的机会增多。充分利用好这一波机遇,加快船舶制造的技术创新,争取更多的新船定单,我国船舶工业有望在短期内缩短与日韩两国的差距。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