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平板电视豪言5年灭亡CRT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10:34 新京报

  业界预测,CRT彩电5年内退出城市市场,液晶、等离子今年增长近三倍

  周二,国内外彩电巨头掌门人集体亮相北京长城饭店,应邀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平板电视发展论坛。老总们纷纷在论坛上阐述了自己企业对平板电视的展望和宏伟的发展计划。他们都相信,中国将在三年内成为全球主要的平板电视制造中心。对于在CRT彩电(传统显像管彩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这些企业来说,尽管CRT直到今天仍然是现金流和利润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的主要来源,但他们早已下定了“改嫁”平板电视的决心。这个论坛可以说就是他们为CRT举行的葬礼。

  内资品牌信心爆棚

  作为中立的市场调研机构,GFK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赵新宇称,保守预计液晶(LCD)和等离子彩电(PDP)今年将有近三倍的增长,2005和2006年也基本上是每年翻番的水平。他甚至称液晶在市场上应该有更快速的发展,不会仅仅是200%、300%.

  TCL集团有限公司多媒体事业部总裁史万文也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液晶电视将持续保持每年300%的速度增长,等离子电视将保持200%-250%的增长。中国有望在三年之内成为全球主要的平板电视制造中心,中国在全球平板电视格局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匡宇斌的预测更加具体。他说,2004年在城市市场,平板彩电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全部彩电销售额的15%,2005年平板彩电的销售额有望超过全部彩电销售额的30%.

  海信集团的营销总经理杨云铎则显得咄咄逼人。他誓言要使海信成为平板电视的国际主流供应商,并在2005年实现平板电视销售额第一。

  老牌彩电巨头长虹执行副总裁郑光清估计,LCD到2007年大概会增长到275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74%;PDP到2007年将增加到6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71%.到2005年,PDP会达到262万台,LCD会达到1208万台。

  平板电视十月大降价

  随着内资品牌信心的集体爆棚,平板电视取代CRT电视似乎势不可挡。与会者甚至对未来中国彩电市场作出了最大胆的预测,“随着等离子、液晶等平板电视的降价和普及,传统普通彩电将在5年内彻底退出中国城市市场。”郑光清甚至为CRT的退市画了一条轨迹:到现在为止,每年的增长率大概在百分之一点几到百分之二,2007年之前保持基本平衡,2007年后CRT彩电数量开始比较大的下降。

  支撑这一说法的是平板电视一轮又一轮的降价狂潮。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在论坛后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他们已经把今年彩电旺季的销售重点转向了平板电视,本月10日起苏宁将在全国率先打响彩电大战。而记者从苏宁获得的消息是,与会的12家企业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集体降价,幅度大约在10%到20%.标志性产品42英寸等离子在一降再降之后将首次跌破15000元大关,30英寸液晶也将从目前普遍的17000元至18000元直接跌破10000元。

  据悉,PDP将成为苏宁电器此次彩电节的重要“杀手锏”。苏宁电器此次向松下、三星、创维、康佳、TCL等国内品牌一次性集中大单采购,金额近2亿元。在LCD彩电领域30英寸、20英寸、15英寸三个主流型号的一次性采购金额也高达1亿元。平板电视总采购额超过3亿元。

  洋品牌谨慎乐观看平板大潮

  与内资品牌急欲埋葬CRT不同,相对处于上游的洋品牌在保持适度信心的同时,并没有将目光仅仅盯在整机制造上。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许琪烈向平板电视大泼冷水。他说,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增长幅度尚未平稳,液晶电视销量的70%集中在5000元以下15-17英寸的微型电视,大多只能放在书房和卧室,充当“第三电视”的角色,这说明液晶电视的性价比还不足以让消费者对其持有乐观、肯定的态度。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商品部部长繁实建矢表示,从厂家的角度来说,PDP和LCD哪一个将成为平板电视的主流,现在还很难说。因为两者现在都还存在一些问题。PDP亮度不足造成了对比度低的情况,高耗电量也是PDP要克服的技术问题。LCD也有要做大屏幕的问题,成本的问题也要解决。有些LCD的背光亮度太高也造成对比度低的问题。

  老总发言

  要处理好工商间的竞争关系

  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伴随着彩电制造企业的高度整合,中国家电流通环节也在进行着快速的整合。在发达的一二级市场,以家电专业连锁为主导的新渠道集中格局已形成稳定的态势。我们没有理由不借助新渠道的力量,应对新彩电的机遇。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竞争关系。

  首先是生产企业相互之间、流通企业相互之间的协同。其次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之间的协同。形成战略合作的彩电生产厂家和专业连锁企业,相互之间有能力给对方以承诺和保障,甚至包括某些排他性的约束。供应链的协同竞争是一个新的理念。目前,苏宁正在从组织结构、采购合同、电子商务技术等方面,进行企业流程再造,目的就是搭建一个高效透明、开放的新渠道平台。

  面板制造商可能加入竞争

  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匡宇斌:

  彩电平板化是大势所趋,也给中国彩电产业链带来了挑战。在平板彩电时代,彩电制造业将面临上游面板制造企业和IT制造企业的双重挑战。首先,由于平板电视相对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有面板制造能力和雄厚资本的面板厂家,具备了将产业链向消费终端延伸的实力和野心。其次,LCD彩电的制造和销售,与LCD电脑显示器有着许多类似之处,IT制造企业可以凭借LCD显示器业务带来的规模采购优势,迅速切入平板彩电市场。

  此外,3C产品在零售终端的融合趋势已日见明显,拥有销售多元化产品优势的家电连锁渠道,如苏宁电器已逐渐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使其他行业的竞争者更容易介入该领域。

  彩电企业应“与邻为善”

  创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张学斌:

  我有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彩电制造企业均采取“与邻为善”的态度,整合科技资源,共同发展。中国能够与国外同行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为什么就不能与国内兄弟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呢?国内高、精、尖的技术人员并不太多,与其耗费在相同的项目上,不如彼此合作,共享成果,我们相信,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是进步。

  二、渠道商与彩电企业合作,在推广、宣传、价格、利益调整等方面密切合作,着眼长远、共同推动“平板风暴”的普及。

  三、彩电企业间建立公平竞争、差别竞争、诚信竞争机制,尽可能地化解利益矛盾冲突,使大家从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共同受益。

  “新平板主义”重划产品格局

  TCL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裁史万文:

  基于对全球平板电视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TCL认为原来对于平板电视就是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理解有待更新,故而提出“新平板主义”。所谓“新平板主义”,第一,从显示器件类别上,不受具体显示器件的限制;第二,从显示器件形态上,厚度要低于18厘米。简单地说,“平板电视”不仅包括液晶、等离子电视,还应包括超薄DLP背投、OLED电视以及FED(平板化的CRT)电视等所有平板化的电视。

  未来平板电视产品的格局是这样的:LCD、PDP是大众型、基本型的产品;DLP平板光显背投,以及采用有机发光技术的可折叠电视OLED,将成为高端产品;FED因具备CRT电视清晰明亮与LCD电视轻薄时尚的双重优势,将成为最高端产品。

  CRT与背投电视空间越来越窄

  LG(中国)有限公司营销总裁姜升求:

  一些国内厂家与韩国/台湾地区等生产厂家在积极地促进技术与生产线的嫁接工作。如果成为现实,大型的国内生产厂家正式投入到平板电视市场中来,那么,单从背投彩电的例子也不难预测出,PDP/LCD产品价格的下滑会持续发生,光显电视与背投电视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窄。

  对一般的背投电视来说,价格已经进入低潮,可以让利的空间极少。即使做好二三级市场也只能维持现状。从中国电视市场由背投时代迅速转换到PDP/LCD时代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今后,如果光显电视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宜的价格和卖点,会更加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在三级市场上仍然存在普通CRT电视的消费者,所以与平板彩电的碰撞会很少。

  不是谁都能做平板彩电

  海信集团营销总经理杨云铎:

  一些其他行业或者国际上实力强大的企业加入平板电视,应该小心。彩电这个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充分竞争,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虽然大家都说数字电视是一块大蛋糕,但这个蛋糕是非常不容易吃的。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新的产品出来后应该有非常大的利润来消化前期的技术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而在平板电视上似乎没有这个过程。据我所知,现在上游企业、中游企业所获得的利润都不理想,甚至有些企业一开始就出现亏损。

  也就是说,这次商机和以前的商机是不同的。非彩电行业的企业如在这个时候切入彩电市场,我认为更重要和更严峻的是一个挑战。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就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站住脚,这是很显然的。

  本报记者 张冉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赵燕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康亚风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