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为何又反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 |||||||||
时报时评鲁宁 前度“刘郎”今又来——尽管宏观调控仍在进行,但固定资产投资已明显出现反弹。取官方统计网站7月份数据,中央项目增幅比6月份提高21.1个百分点;地方项目增幅比6月份提高5.7个百分点。8月份的数据尚未发布,但从趋势判断,反弹幅度还会继续增大,至少不太可能重新回落。
投资反弹,“中央与地方都有责任”。乍一看地方的“节制”远好于中央,但就反弹所造成的投资实际增量,地方的5.7个百分点可不能小觑——地方项目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大盘中占到80%的分量。 问投资为何又反弹——严格讲要问投资为何这么快就反弹?表象的原因不妨一笔带过,首先就是已“下马”的项目开始分期分批“徐徐放行”……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除了用行政手段调控固定资产投资,政府缺乏市场调控手段。 “谁说缺乏?我看就有,譬如利率杠杆、土地价格杠杆等等。”是的,不消说部分经济学家,有些读者也一定不服气。 我的意思是,调控利率与地价的确是抑制投资过热的常规性市场手段,政府不可能没想到,问题是政府就是想到了,要实施它却也不容易。要么制约因素太多而投鼠忌器,要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眼下根本没有实际可行性。 抑制投资过热,最普遍的做法是加息。格林斯潘玩利率杠杆最娴熟,仅最近3年就整整玩了13次,几乎次次见效。但在中国不成,即便把格林斯潘请来也不成。格林斯潘在美国玩得转,在于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桌面”上玩,人家的绝大多数资源原本就是由市场来配置的。所以,每当利率杠杆一撬动,市场反应自然就快得很。中国的情况却相反,多数市场资源仍由政府配置,“看不见的手”要想普遍地发挥威力还很难。从技术层面讲,加息抑制投资却要附带着抑制消费。中国的情况是,一方面投资过热,另一方面内需仍然不足——确切点说是大多数平民消费不足。这就导致加息会非正常地“放大”内需更加不足,导致现有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尤其是后者)进一步加剧,这是政府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另外,贷款利率升,存款利率不能不升。在银行没有真正商业化而政府项目不会计较资金使用成本的双重困惑下,贷款利率增高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而存款利率升高带来的“新增支出”,必最终转变为银行的经营亏损,成为银行的另类“不良资产”。说得更直白些,就是继续增大已经很大的金融风险。为什么加息呼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政府却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深层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加息不成,提高地价成不成?结论是也不成。农地归集体所有是写进宪法的,地价要变成市场价,让其在供求关系作用下发挥抑制(调节)投资的作用,就得先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上升为所有权。这种事关大局的问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动的。因此,地价这根杠杆目前也难以实质性启动。 套用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所呈现的一波猛于一波的投资过热症,核心要害在于资源价格的严重扭曲。其中,又以资金使用价格和土地价格的扭曲最为严重。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扭曲呢?主因又在于政府和政府的活动还没有从市场中有效退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