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来自Google IPO的三大教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07:45 天极网Yesky

    从三番五次地修改申请书和公众的误解到价格的变动和让律师头晕目眩的海量法律术语, Google上市一路磕碰。尽管如此,但它还是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其首次公开上市所募集的资金足足是当年雅虎上市时的56倍!并且凭借此次的公开上市,Google公司也一跃成为世界顶级的200家市场资本大亨之一,实力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旗鼓相当。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打错靶?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尽管 Google IPO可以载入史册,但专家认为,Google IPO表面上似乎很成功,但下此结论还为时尚早。毕竟,Google以85美元的价格筹集到了16.7亿美元。但离起初期望以135美元的价格募集资金36亿美元的目标还是相关甚远。

    其实,来自Google IPO的教训远非如此。

    荷兰式拍卖并不容易操控

    Google打破华尔街传统IPO的承销方式,代而采用荷兰式拍卖,为业界称道。

    众所周知,传统IPO定价往往较低,以便让投资银行及其客户在上市当天获得最大回报。据悉,典型的国际低价投资银行战略通常是以较市值低的价格进行上市,投资商通过一进一出就能赚5-10个百分点。

    为使上市行为达到公平、透明,Google将努力评估市场对公司A股普通股的需求,从而确定首次发行的发行额和发行价格。采用荷兰拍卖,从高到低进行股票拍卖,来确定一个可以售出该公司全部股票的价格即为"清除价"。

    在理论上,荷兰式拍卖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小投资者就有机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并直接将股票送到散户手中,避免股票上市之初出现大幅上涨,使早期投资者因股票暴涨而大发横财。另一方面,应当可以获得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公司也将将赢得市场的最大回报。

    尽管理论上可行,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上市后的第二天,Google的股价还是猛涨了27%,达108.31美元。如此涨幅不能不让Google觉得定价太低或发行的股票数量太少。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不在两天前用85美元就很容易买到的股票而要用108美元去购买呢?

    曾经为Google设计股票拍卖活动的弗罗里达州大学金融教授Jay Ritter认为,这是Google承销商的战术错误所致。即在竞价只剩下一天的时候,承销银行把预计的发行价格大幅度削减到了85美元至95美元。当时,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进行登记的时间都太晚了,很多潜在的投资者都被挡在了拍卖之外。

    Ritter教授补充说,股票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股票数量稀少,供不应求。Google上个星期削减了上市股票的数量,使上市股票的数量仅占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的7%,比美国公司在上市时正常销售的股票数量少得多。

    其他专家把这个原因归咎于拍卖之前Google发布了许多可怕的警告,吓跑了投资者,致使人为地打压了股票的价格。

    显然,此次拍卖并没有取得市场最高价,因此Google自然吃了一个大亏。上市前,有人认为Google拍卖可以颠覆华尔街,但现在看来,荷兰式拍卖取代传统IPO,还有待时日。

    双重股票结构太复杂

    Google本想通过创建了一种双重股票结构,让几位Google的创始人牢固地控制这个互联网搜索公司的命运,使Google很难被其它公司收购。

    所谓双重表决结构在媒体行业是很普通的,但在IT公司中却很少见。然而,这种双重结构太复杂,以至于Google在申请书中花了不少篇章来说明A股和B股的结构。当然,Google这样做情有可愿。由于包括微软在内的许多巨头公司对Google早已虎视眈眈,一心想吞掉它。如果不这样,Google迟早就会成为巨头的盘中餐。

    但在投资者看来,这是Google在耍手腕。甚至一些Google的股东也认为,收购或者合并对他们会更加有利。而且,对于一个1900名员工的公司,"三人绑"的非常结构也受到业界的质疑:他们能否真正直到良好的决定性作用?能否真正了制定好公司的长远规划?许多互联网分析人士都认为,Google需要大大扩展该公司服务的内容,以使得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互联网门户网站,就像它的竞争对手雅虎所做的那样。不过Google的领导层却对这种建议不是很感冒,他们反复强调,Google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集中于搜索和"整理这个世界的信息"。

    事实上,Google究竟会如何具体使用所筹集到的近17亿美元现金还不得而知。由于Google的银行帐户上已经有了5.5亿美元的资金,因此它并不是真正需要这17亿美元。而公司的管理人士此前也表示,Google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让公司的投资者和员工能够有机会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及期权通过股市套现。

    因此,Google的这一状况使投资者开始怀疑其的前景而不敢下大的赌注。虽然Google委曲求全,最终还是IPO了,但显然,Google IPO并非百分之百的成功。

    IPO有损公司品牌形象

    毫无疑问,上市前,Google已经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可亲可爱的搜索公司。但上市之后,这种形象将不得不发生彻底的变化。尽管Google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变得邪恶(Do No Evil),但问题是,邪恶不是Google自身能控制的。在Google上市之后,日益变得疯狂的资本意志还会允许Google的纯真与美好吗?在实力与资本都得到足够的扩大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力,Google能不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进而形成垄断吗?如果形成垄断,那么Google是不是实质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信息独裁者?这个网络里的独裁者怎么能保证自己变得不邪恶?

    答案是,如果Google没有上市,它也许可以独善其身,不必置身于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让所有的决策和公司走向都要跟盈利相连。但上市之后,投资者最看重的是Google股票的回报性。在利益面前,Google将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加强技术,并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来打击和消灭可能的竞争者,尽最大可能实现搜索市场上的垄断,以保证利润最大化。

    其实,Google早就想成为虚拟世界里的独裁者,不仅要最大可能赚取最大的利润,更要通过控制人们的搜索欲望,来实现权力的分配,来培养一种Google文化。这就是最可怕的Google。

    既然已经选择了走垄断之路,Google也无需装出一幅圣洁样子,处处宣扬"Do No Evil"。该使什么坏就使什么坏,该有什么野心就明明白白地说就是了。可为什么Google还藏着掩着,不肯大白于天下呢?比如,在免费电邮上煽风点火,引起一次大扩容风暴,而自己仍旧是一"背后主谋"。

    对于Google的恐慌,业界早已有之。Google能否成为下一个微软?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Google的强大不仅影响信息的公正和独立性,还将引发更大的隐私侵害与生存恐慌的问题。一不小心,我们就会随时被别人"Google一下",于是,你在网络上干了些什么,便可一目了然。

    于是,有权威人士提议,网络搜索应该由中立机构来掌管。如果这样,Google的野心就会化成泡影。如果不这样,Google一定会大有作为。中国也将成为Google的大版头。只不过,Google赢得了江山,丢了名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Google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