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成本影响大连大豆后期走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01:3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安明静 发自北京 美国产豆区早霜威胁的解除令9月7日美盘大豆又大跌了20余美分,但大连大豆显然走出了独立的行情,各期和约低开高走,均以强势报收,主力合约11月收盘报2822元/吨,较9月8日收盘上涨37元。
随着美国大豆收获季节的来临,天气题材逐渐淡化,而未来的产量数据以及中国大豆进口情况将成为影响中美大豆市场的关键因素。 天气因素淡出 由于天气预报称本周美国大豆种植带气温转暖,而且在9月22日之前不太可能出现霜冻天气,在最近短短的三个交易日里11月美国大豆已跌去了近70美分。美国分析机构纷纷调高了今年大豆的产量预期,对期货价格形成进一步打压。 国内方面目前新豆生长情况良好,产量创新高几乎已成定局。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04至2005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058万公顷,较上年度增加7.6%,总产量将达到1800万吨,创下大豆产量的历史新高。 虽然国内大豆的丰产预期将缓解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但据北京德润林公司分析师观点,由于东北大豆正式上市将在11月以后,即使上市以后能否顺利运送至南方油厂还要受国内运输能力的限制。 进口成本加大支撑国内价格 截至9月2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大约为224万吨,较7月底减少80万吨。而9月进口大豆预计到港量150万吨,按油厂压榨需求来看,后期港口库存还将大幅减少。 中钢期货分析师指出,从今年中国新豆的采购情况来看,一部分是去年底政府采购的时候买入的;另一部分是1月份美国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时旧合约展期的,国内油厂7月下半月才开始真正买入。7、8两个月总共才采购了22.3万吨美国新豆。因此国内油厂将重新采购美国大豆,这将对CBOT大豆形成重要支撑。 另外,中期研究员李磊指出,在国内大豆上市之前,能否保持进口大豆渠道的通畅也是影响行情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进口难度的增加,成本的加大以及对国家进口政策的担忧,成为近期大连市场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4月国际大豆豆粕市场暴跌,导致众多国内榨油商严重亏损,一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支付货款,导致国外供货商蒙受损失。虽然目前绝大部分贸易公司都表示已经恢复对华销售大豆,但是仅仅和那些信誉可靠没有违约历史的大客户做生意,除此之外,采购合同条件变得苛刻,保证金大幅增加,对于由宏观调控而导致资金紧张的油厂来说,不但增加了采购的难度,并且加大了采购成本。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9月09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