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 > 正文
 

大赛参赛标准和参赛方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14:56 新浪财经

  本次大赛参赛案例应反映以下一项或几项可持续发展课题:

  一、人口

  生态人居 1-1

  安居才能乐业。怎样才算是适合人居住的房子?生态型住宅小区是当前的一个潮流。它首先在规划上避免噪声、采光与日照等对居民产生不利的影响;严格按照《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实现建筑节能;在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光环境和声环境方面满足要求;并在水规划、给排水系统、雨水利用等方面充分考虑健康、安全。此外,生态型住宅小区鼓励资源再利用与食物垃圾的循环处理。

  二、资源

  节水节能 2-1

  油价上涨,电荒和城市生活用水提价大大增加了当今城市生活的成本。各种节水节能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因此或应运而生,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它们正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一方面,水电的匮乏正制约着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农业灌溉等落后的生产方式正低效率地消耗着我们宝贵的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2-2

  当传统能源的缺乏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时,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一些新技术的采用也大大提高了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减轻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和弱势群体的资源需求 2-3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广大的农村,人们靠着自然的赋予解决日常的能源问题。但由此产生的可能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砍伐天然林,也可能是能源的严重不足。后者又直接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资源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2-4

  当一地丰富的资源被发现时,盲目开发这些资源会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当一地丰富的资源被开采殆尽时,那些曾经辉煌的资源型城市又将何去何从?

  三、环境

  水和大气污染治理 3-1

  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事。企业、社区和个人都可以选择在此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在施工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估,采取更好的污水处理技术和使用替代性清洁新能源。

  生态保护 3-2

  不管是大至一个县,还是小至一个村庄/社区,或仅仅是一片并不辽阔的水域,所有自然的生态都值得尊敬,所有和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邻居都值得保护。

  四、社会

  公众参与 4-1

  只有当更多的个人和家庭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中国真正得到实践。这将意味着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倡导节制消费、降低消耗,例如简化商品包装、节能节水、少开空调、自觉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尽量乘坐公交车等;用对环境有利的绿色产品替代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费品,推动企业和农业不断开发绿色产品,使高污染高消耗的产品逐步被淘汰;通过分类回收体系而重新利用过去被认为是废弃物的垃圾;自觉重复利用日常用品,比如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自备餐具等;以及拒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能力建设 4-2

  一个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能力包括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培养全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又在这其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全民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本建立终身学习系统,初步形成学习型社会。积极鼓励与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各项活动。

  五、发展

  生态农业 5-1

  生态农业是综合性的农业。它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它具有多样性和高效性,不仅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而且通过农业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此外,生态农业可以帮助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清洁生产 5-2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循环经济 5-3

  循环经济在今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广。其本质是运用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人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无论您是一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 或个人, 只要您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利用有关技术、产品和组织手段, 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富足美好,就可以参赛。

  如感兴趣,请您填妥参赛表格(请见附录),在2004年9月10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邮寄至以下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东里甲7号楼《经济观察报》社“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案例大赛组委会收 邮编:100013 或电邮至 sdcase@vip.sina.com。

  大会组委会将对所征集的案例进行第一轮筛选, 联系报送单位或个人征集案例细节。未按相应程序上报线索并提供细节的案例将不能参与大赛评选。

  《经济观察报》将根据上报案例,有选择地派资深记者深入采访,进行特别报道。自2004年9月20日起,《经济观察报》将连续15周刊登大赛报道。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