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买家需防“十面埋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13:15 证券时报 | ||||||||||
    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1/3左右,并且每年大豆进口量已超过了国产大豆的数量。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大豆进口企业对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缺少发言权,更大程度上是被国际价格牵着鼻子走。当国际价格发生人为扭曲的时候,发生类似进口商遭遇国际市场操纵者“伏击”事件,也就不难想象了。     2003年8月12日,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突然对大豆供需报告
    出于原材料“安全”考虑,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在今年初从美国“抢购”800余万吨大豆,折合价格在4300元/吨,大致相当于CBOT大豆16年来的最高价。     事实证明,我们的进口商“中招”了。自2004年4月5日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目前跌幅已近50%。受其影响,国内大豆加工利润由年初的1000元/吨降到目前的500元/吨。一招不慎,全行业亏损。     又到一年备料时。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意外调低美国大豆产量数据,原因是它预测今年8、9月份美国会发生早霜。市场对天气的关注程度再次高涨起来,外盘大豆价格再度止跌回升。是市场运行规律在起作用,还是国际操纵力量的故计重施?最令市场关注的是中国买家再次入市,新的较量即将上演。中国买盘屡遭“埋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对铜、大豆、小麦等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中国买盘也一直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各方力量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大豆,仅2003年一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就高达2704万吨,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因此,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情况直接牵动国际市场的神经。     照理说,中国如此大的贸易量,应该能够影响甚至左右国际大豆市场的价格走向,然而事实情况是,中国大豆买家却屡遭“埋伏”。引用有关专家的分析:忽视风险管理、不熟悉国际游戏规则的国内压榨企业,在最近的大豆国际贸易中“很受伤”。     去年8月美国农业部对大豆月度供需报告的重大调整,直至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导致中国压榨企业出现恐慌心理,于是纷纷加大采购力度以防短缺。CBOT大豆价格也从去年8月时的最低点540美分左右一路上涨,至今年4月初的高点1060美分附近,达到了近16年来的最高点。这种涨幅相当于中国境内价格从每吨2300元人民币涨至4400元。缺乏国际市场经验的中国压榨企业在年初期货价格高位上签订了大量进口合同,仅在美国就采购了822.9万吨,平均成本在4300元/吨左右。鹏鑫期货的分析师王定红表示,4月份之后CBOT大豆价格急转直下,国内市场“水退船低”,价格一落千丈,到岸价格甚至比离岸价格的下跌还要快。在进口成本的高企所导致的巨大亏损面前,国内油厂纷纷停产限产,而且部分油厂直接破产。但目前国际大豆贸易市场跟近期的天气一样,再一次朝着有利于豆价上涨的方向发展,由于海外大豆出口商预计中国在国内库存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必将重返国际市场买进,因此不论从资金还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中国买盘的再度出现即面对巨大的考验。打压南美 逼仓中国     目前,中国买盘已经开始在CBOT市场出现,美国农业部的8月供需报告,加上基金利用不利于大豆生长的天气在市场的炒作,使得近期国际大豆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对于天气因素,炒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不确定性,这里暂且不论。至于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不少市场人士对美国农业部调整报告数据背后的原因表示担忧。     资深期货分析师马明超表示,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将美国今年单产调低2%,为39.1蒲式耳/英亩,从表面上看,是因为8、9月份会发生早霜。但是,如果再分析美国农业部报告大起大落的原因,应该与美国保护主义不无关系。他说,6月份是巴西大豆大规模上市的时间,美国已经将2003年的大豆大部分高价卖出去了,于是国际大豆价格也被打了下来。而如今,距离美国大豆的收获时间(10月)已经不远了,世界大豆的供需数字在美国农业部手中成为了调控世界大豆价格工具。     金牛期货分析师杨文年表示,在南美大豆收获上市的季节里,美国农业部在其报告中力挺南美大豆的产量,刻意给市场创造利空气氛,配合CBOT基金打压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现阶段美国农业部在其报告中对数据进行利多调整,意在配合美国的贸易商以较高的价格向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兜售其大豆,可以预见,在9月份的月度报告中,不排除美国农业部对其数据进行利多调整的可能性。 “打压南美,逼仓中国,美国农业部这一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农业部、CBOT基金和美国贸易商联手操控国际大豆资源的直实意图。”杨文年这样认为。     众所周知,美国农业部提供的农业产需周报或月报都是为本国农民提供便利的,其中难免有暗箱操作成份,历年来美盘行情多是受此左右,使美国农民和贸易商屡次获利,由此可以肯定美国农业部所出报告有一定的“倾向性”。即便如此,美国爱荷华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汤姆·哈金近日称,由于美国农业部每月供需报告以及产量报告不够准确,已经损害了爱荷华州种植户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求美国审计总署对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以及预测流程进行审查,其倾向性可见一斑。况且,目前正值美国大选前的敏感时期,美国现任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照顾本国农民对本集团的利益还是有相当的必要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政策面上可能会有只“有形的手”发挥推高豆价的作用,中国买家入市还须谨慎。 认清形势 量力而行     今年的采购季节即将到来,如何规避“中招”事件再次发生?有关专家认为,充分了解国内大豆的供求状况无疑对国内买家制订采购计划有所帮助。     从供应方面看,我国目前新豆生长情况良好,产量创新高几乎已成定局。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04/05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058万公顷,较上年度增加7.6%,总产量将达到1800万吨,创下大豆产量的历史新高。我国大豆的丰收将大大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据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2004年1~7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1078万吨,同比下降12%。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大豆供给环境仍将相对宽松。从需求角度看,据预测,2003/04年度我国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为2360万吨,明显低于上年度2600万吨的水平。另外,据中国大豆网统计,2004年第二季度,我国大豆压榨数量连续4个月处于低迷状况,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上半年在我国发生的禽流感疫情,沉重打击了我国的家禽饲养业和饲料加工企业。国内养殖户长期保持审慎心理,一直无心补栏,造成国内畜禽存栏率大幅降低,养殖业对豆粕等饲料原料的需求同步减少。     另外,国内压榨企业在今年的贸易博弈中元气大伤,收购能力大为削弱。今年初由于资金紧张,中国进口商不愿意履行在前期CBOT大豆价格和海运费高涨时签订合同,国际供应商也对中国压榨企业前期拒付货款产生了信用危机,进而对合同的制定更趋严格,这就提示某些激进的压榨企业要认清形势,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