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首次突破GDP的2% 上海研发投入直追发达国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09:43 商务部网站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元老级”专家王衡元这几天忙得很欢,这是因为该厂建造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船的合同已经正式签署,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研发资金也已到位。为了摘取这顶世界造船业的“顶级皇冠”,沪东中华预计将分期分批投入研发费用2亿多元。王衡元说,今年,沪东中华的研发费用将突破7500万元,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偌大一个沪东厂的研发投入一年只有100多万元。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打错靶?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目前的研发投入在上海的企业大集团中还不是最高的,但从100多万元到7500多万元,这个飞跃却可以折射出上海企业在“科教兴市”主战略推动下,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投入已经明显增强。昨天,上海市统计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上海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突破2%,投入强度年增幅为近10年来最高。上海的R&D投入强度直追发达国家,开始接近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这说明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实施有力,全社会铆足了劲要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

  R&D投入强度是国际通行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现的是知识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水平。

  2003年,上海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额达到128.9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6.56亿元,增幅为25.9%。R&D的投入强度达到了2.06%,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R&D投入强度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

  从1996年开始,上海R&D经费投入的增幅已经连续8年超过全市生产总值的增幅。从国际比较资料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普遍在2%以上。2003年上海R&D的投入强度已经超过英国(1.9%,2001年)、意大利(1.03%,1999年)和加拿大(1.94%,2001年)的水平,逐步接近法国(2.2%,2001年)的水平,但与美国、日本、德国以及韩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则企业自身所承担的R&D费用比例越高。2003年,上海企业在R&D活动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占全市R&D经费投入总额的54.7%,这说明R&D活动主体已基本实现了从科研机构为主向企业为主的转换,企业已经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政府资金在R&D投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占全市R&D经费投入总额的三成强,比上年增长了近50%,说明政府对R&D活动的投入力度和引导力度明显增强。

  (信息来源:驻新加坡经商参处子站)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