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百富勤研究报告:中国今年无需加息 最早应在2005年实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 09:15 证券时报 | ||||||||||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当属是否需要加息、何时加息以及加息幅度有多大。BNP百富勤最新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今年上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大,加息最早应该推迟到2005年进行。而从短期来看,调整利率结构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如上调抵押贷款利率来为过热投资品市场降温,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对于目前市场上流传的抵押贷款利率将上调25—50个基点的说法,BNP认为不无可能。
    BNP称,政府在控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除了对政府部门或政府金融机构作出硬预算之外(如严控土地供应和严控信贷投放等),上调抵押贷款利率在短期将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对房地产供应量的限制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7月份,住房价格上涨了13%,是自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而住房的销售上涨了41%,远远超过28%的投资增长。对此,BNP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通过扩大供给的方法,而非抑制需求的手段来控制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     BNP同时认为,中国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可以缓解外资流入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BNP称,中国目前仍面临着大量的外资净流入带来的升值压力: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4706亿美元,今年前6个月增加了674亿美元,而迅速膨胀的外汇储备将增加基础货币扩张的压力;另一方面,核心CPI依旧疲软,大部分消费品依然处于通缩状态,今年加息无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目前市场对于持续上升的CPI颇多顾虑:7月份CPI涨幅由6月份的5%升至5.3%,而在5月份,CPI涨幅为4.4%。那么,通货膨胀会否成为未来一个大的风险?BNP认为,尽管通货膨胀水平高企这一状况将从今年5月一直持续到今年10月,但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已经达到了峰值。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统计样本比国家统计局少),CPI指数在前7个月跳升了8.5%,但如果剔除经济的滞后因素,事实上只涨了3.2%。投资品价格7月比6月上升了0.4%,但消费品价格即使在油价高涨的情况下也没有增长。同时,即使CPI指数慢慢上升,1-7月CPI累计涨幅仍维持在3.8%左右的低位。7月份的CPI涨幅为5.3%,据BNP估计,其中粮价上涨的滞后效应对CPI的贡献就达到4.5%,所以核心CPI的涨幅未超过1%。这也反映出,如果剔除粮价上涨因素,物价水平仍保持疲软,服装、家用电器、医药、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仍然处于通缩状态。     BNP还在报告中建议,投资者应该为2005年的加息做好准备。BNP称,目前的宏观调控已经实现了政策初衷,行政调控应该让位于市场化调控。     而从中长期的效果来看,通过调节利率的手段更为有效;此外,长期存在的过度投资的根源在于资金成本低廉,调高利率能让投资回复正常水平;另外,随着全球低息时代的结束,中国必须顺应这一国际趋势。事实上,中国不可能长时间维持低息水平,因为低息将导致居民存款的持续下降,这从长期来讲,将会导致贷款风险和更大的通胀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