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老人潮"愁煞山姆大叔 格老布什力推社保个人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 05:5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纽约消息掌舵美国经济的头号人物,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近日称,鉴于目前美国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的压力,对社保基金和退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语激起千层浪。加之,时下整个美利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今年的总统大选,共和民主两派的自我吹嘘和互相攻讦在各大媒体如火如荼,而对于经济问题的斗争焦点正是所谓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则是其中重要一环。社保基金个人化也正是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坚持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进行彻底的变革一时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思想和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何以提出

  美国向来以拥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自居。的确,对于几百万已经退休和身患残疾的美国人来说,社保体系就是面包和牛奶,就是医疗和居所。据今年的一项统计,有2960万退休的美国人得到与他们工资相对应的社保福利。除此之外,享受社保福利的还有260万退休工人的配偶以及50万的孩子。

  另有一项统计称,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贡献,美国老年人中的贫困率已经从1959年的35%降到了今年的10%左右。

  制度既已如此完备,改革的声音又何以提出?格林斯潘在怀俄明州的年度讨论上指出,当美国的财政不能保证提供退休者的社会保障,国家就必须重新调整这项公共计划。

  事实上,格老对此发表意见并不是第一次。就在年初2月份,他也曾说到美国当前巨大的财政赤字使得削减社保投入成为必需。

  格老对此表示担忧确有其原因。上世纪40至50年代美国出现的婴儿潮,共计7700万的这一代人即将步入退休年龄。分析称,这些人是美国收入最高,对社会保障体系贡献最大的人群。他们一旦退休,随之而来的老人潮,对于当前运转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将带来重大打击。

  据一般的估计,到2040年左右社保基金将完全用完。格老呼吁称,如果不及早改革,今后的措施可能是突然并且痛苦的。

  然而,这些分析是否真的全面切中事实,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反对者众

  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对此表示反对,自在情理之中。

  除他之外,反对者还有很多。明尼苏达参议院议员科里曼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社保个人化。

  反对方的理由很为充分。首先,社保个人化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社会保障的本质是当前的工作者付钱给退休者,如果允许年轻人们把钱转入私人账户,那些早年为他们的前辈支付社保基金而眼下退休的人将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其次,如果把工人的工资税转入个人账户,社保基金将大为萎缩,政府将不得不另作他想。有人估计,在财政赤字日益攀升的情况下,这个转变过程至少要花费10亿美金。钱从哪来?经济学家称路只有两条,或者提高工资税,或者削减未来的社保福利,而这两样却都被布什所拒绝。美国媒体对此讽刺道,总统声称他能够魔术般地平衡整个系统,但他的数学实在是太差了。

  第三,社保个人化的一个前提假设是工人将转入个人账户的工资税投资于股票市场,将得到比社保更多的回报。凯斯大学商学院泰特教授对记者说,股票市场不会保持稳定的回报率。人们虽然有办法降低风险,却无法消灭风险。她分析说,四年前,布什竞选时就提出社保个人化,其间因为市场的变化,以及安然丑闻的影响,这项计划未能得以实施。现在丑闻的影响在人们的脑海开始淡化,计划又开始露头。

  另外,社保基金真的已经岌岌可危了吗?据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的一项分析指出,当前的社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转到2050年左右,如果国家的经济能够转好,工资增长水平超过通货膨胀,社保水平还将相应提高。

  分析家认为,50年的时间足够国家采取一种渐进无痛的方式来修补旧有体系。

  孰对孰错

  一项政策的施行,通常只有一部分人从中受益。因此,将能否使大多数人受益,从而体现经济学的公平原则,作为评判某项计划的好坏、对错,恐不为过。

  经济学家们分析道,社保个人化的最终结果是把政府的风险转移到了退休者身上,而且工人间的不平等将由此产生。

  不像现行的社会保障系统,私有化之后的系统不再存在高低收入人群中的重新分配。2002年,40%的美国家庭年度总收入不足35000美元;12.1%的美国人,大约346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中。社保私人化之后,这些低收入人群很难攒够足够的钱用以防老。

  很显然,在私有化的计划当中,富人是赢家,失败者是穷人。

  除此以外,主张改革的一派认为,社保个人化以后将节省原有社保体系的管理费用。反对的一方则称,恰恰相反,社保体系的管理费用占最后收益的不到1%,而个人化之后则会占到12%至14%。根据效率的原则,只要数据确凿,对错自见。上海证券报特约记者雷玲昊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