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增加基金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11:00 证券时报 | ||||||||||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彻底引变机构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的方式,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的风险大大增加。     基金经理们对新的询价制的第一反应是:增加了参与一级市场的难度,也增加了基金的风险。过去的IPO定价有固定市盈率规定,现在完全要靠机构投资者自己
    不仅如此,由于“询价对象应承诺将获配股票锁定3个月以上,锁定期自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的规定,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必须对新股上市后三个月后的走势进行预测评估,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资本市场的政策以及市场变化都会影响股价,增加了基金的风险。     对于询价制带来机构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难度和风险增加,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询价制改变了过去固定发行市盈率定价、上市后肯定溢价的老模式,过去参与一级市场象是抽奖而不是投资。这种风险和难度的增加是应该的,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     不过,机构投资者对询价制也有一些疑虑。如,有基金表示,《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开发行数量在4亿股以下的,配售数量应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数量在4亿股以上(含4亿股)的,配售数量应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50%。”只对配售数量的上限作了规定,而未对配售数量的下限进行规定。目前机构参与新股申购要么参加网下配售,要么是网上市值配售,两者只能任选其一,他们担心,碰上一些质地优良的公司,投行可能只拿很少一部分来进行配售,这样,机构投资者不仅可能失去投资一级市场的机会,而且IPO价格可能会偏高。     另一方面,也有机构担心新股的流通性问题。因为总体而言,国内基金、券商和QFII的数量不多,参与主体不够多,20%-50%的流通股都集中他们手中,可能带来流通性不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