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已具备成长世界级大企业的基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9:48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2004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说

  本报记者 童辰 杨良敏

  2004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和2004年度中国前500家企业排序9月5日在重庆发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在会上说,尽管中国人均GDP刚刚走出低收入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国家的行列,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具备了成长出世界级大企业的经济基础;而且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培育大型企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企业成长面临五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陈清泰说,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迅速升级,具有持续的、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我们所处的这一时期又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相偶合,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一,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持续高增长期。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上升,构成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条件。13亿人口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不同层次的消费结构升级,创造了不同层次且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进入大额消费后,消费结构升级周期长,这将形成以内需为主、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多变的时代,我们以内需为主,这就构成中国经济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保持较高速度稳定增长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企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工业化中期。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和迅速升级。进入新世纪,在一些消费热点的拉动下出现了如房地产、汽车、电讯等一批快速增长产业。在这些带头产业的拉动下,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等行业迅速发展。其他如电子、机械、化工、建材、有色以及第三产业等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求潜力大、产业链条长、中间产品比重高、产业带动力强等特点。因此,工业化中期往往是投资规模扩大,生产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动力较强的时期。

  第三,中国经济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随着中国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潜在市场进一步显现,使跨国公司生产、研发的全球布局向有利于我国的方面调整。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重要的目的国。近年来,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不仅步伐加快,规模扩大,而且产业层次提高,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基地之一,国际贸易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在利用国外资源方面,去年进口石油占国内消费量的34%,进口铁矿石占国内用量的50%。在前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00亿美元后,去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35亿美元,这说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第四,民营经济迅速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民营企业发展在理论、政策层面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个体私营企业发展正进入良好时期。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对创造市场活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税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企业的个体实力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已有能力进军一些重要行业,如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进军一些关键领域,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去年集体和个体投资增长22.9%,比上年加快了6.3百分点;进出口增长83.1%。

  第五,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加快,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刚刚越过4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比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落后约20个百分点。因此,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时期。可以预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现在流动打工的近亿农民,其中一部分就是城市化的后备军。在中国,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相应地将拉动住房、基础设施、医院、学校、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等的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企业如何利用

  有利条件值得思考

  陈清泰说,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壮大企业竞争力的有利条件,几乎是世界各地难以比拟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辉煌成果。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不能由中国企业所独享。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中国的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国有企业受体制、机制和结构的拖累,民营企业受尚未完全消除的歧视性政策的制约,在利用中国优势方面往往却处于劣势地位。而要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还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跨国公司迫不及待地大举进入中国,目的是抢先利用中国的发展优势。它们不仅投资生产,而且组织研发、设立采购中心和区域总部,目的是抢先利用中国的发展优势。“到中国去,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一些国外杂志声称,“一个公司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上兴旺起来,要取决于它能否利用中国的优势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竞争的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充分结合中国的竞争力击败自己对手的公司。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就在利用中国优势壮大自己方面有周密的准备,几年后,绝大多数企业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确实由于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陈清泰说,企业发展的这些十分有利的条件为造就有竞争力的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基础和条件,以十足的紧迫感加速改革和结构调整,壮大核心竞争力,争取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发展大企业要走出

  “大就是强”的误区

  陈清泰说,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企业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大企业代表国家经济技术实力,是国家立足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的希望。在开放条件下持续的经济增长将造就有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在广大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将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

  但陈清泰同时也提醒说,我们要走出“大就是强”的误区。能入围500强是值得庆贺的,但对每个企业而言,进入500强应当是结果,是企业强大竞争力、高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外在表现,而不能简单地当作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经营规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在那些规模经济性特别明显的行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会有竞争力,但是也不能普遍地认为大就是强。以浮躁的心态,勉强地将资产、业务拼凑、捆绑在一起并不能增强竞争力,最终还可能图虚名而落实祸。企业做强做大,必须把目标紧紧锁定在投资回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持续的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市场规模、经济规模和适宜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多行业小企业并不必然没有竞争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