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价格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9:48 中国经济时报 | |||||||||
梁小民 记得十来年前当长虹拉开彩电价格战时,我正在电子工业部讲课。课间听课者的议论对长虹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迫于群情激奋,我也临时删去了价格竞争的一些内容。现在看来,那场价格战对中国彩电业还是利大于弊。
在经济学中,价格战也称为掠夺式定价,即用低价格挤垮竞争对手。价格战通常出现在寡头市场上,掠夺式定价是寡头企业采用的定价策略。按理说,企业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价。在寡头市场上采用掠夺式定价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不得不为之。这是因为,形成寡头市场的基本条件是规模经济,即只有产量达到相当大规模时,企业才能实现平均成本最低。在这种情况下,每家寡头企业的规模都相当大。而且,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是根据规模经济的要求确定自己的产量水平。结果整个市场的供给能力大于需求,例如,从全世界的汽车市场来看,供给能力为每年8000万辆,需求仅为6000万辆。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下,价格战就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企业都要通过掠夺式定价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掠夺式定价既是寡头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它们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降价竞争现象,为什么不称为掠夺式定价呢?如前文所述,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产品差别、不是价格。当产品差别不大时,价格竞争也有发生,但称不上掠夺性定价。因为这时的低价格还没有掠夺性,不能成为挤垮其他企业的能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竞争称不上价格战,远没有寡头市场上那样激烈。在理论上,掠夺性定价短期中的最低限是平均可变成本,长期中是平均成本。但现实中,寡头企业为了达到挤垮竞争对手的目的,短期中甚至可以贷款来使价格突破这种最低限。这时真有点用生命来赌明天了。 在许多人看来,价格战属于不正常竞争,称为恶性竞争。有些国家的“反垄断法”也明文禁止价格低于成本的定价方式。但在现实中寡头市场上的价格战仍频频发生。价格战对经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不能根据道德判断,而要根据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价格战有两个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是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某些行业的发展。汽车、电子、钢铁、民航之类的行业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只能是寡头市场。但在市场经济的自发过程中,这些行为开始时并不一定是寡头市场。谁被淘汰,谁壮大起来,不能由政府用行政方式指定,只能由市场竞争来决定。竞争中的胜利者必定是生产率高的强者。由这样的强者来兼并其他企业,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即由效率高的企业来使用资源。许多行业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上世纪初,当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时,汽车成为一个暴利行业,美国出现了一百多家汽车厂。汽车行业的特别决定了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么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的企业。谁被淘汰出局,谁留下壮大起来,要在腥风血雨的竞争中见分晓。价格战的最后结果剩下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寡头汽车企业。这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美国汽车工业。如果这三家企业不采用掠夺式定价方式,谁能想象出今日美国汽车工业的状况呢? 二是价格战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竞争是企业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垄断企业没有这种压力和动力,往往效率低下。在短期内,企业可以借助于贷款或其他方式使掠夺式价格低于成本。但从总体上说,低于成本的价格难以维持,降低价格还要靠降低成本,降低成本还要靠提高效率。价格战说到底是各企业的效率竞争,最强的成功者一定是效率最高者,被淘汰的必然是最低效率者。实行掠夺式定价的企业必定首先提高自己的效率。福特公司在实行掠夺式定价之前,采用了自动装配线,并实行激励工人的效率工资制,以及提高劳动效率的泰罗制。这些大大提高了福特公司的效率,使它能用掠夺式定价挤垮其他企业并兼吞之。没有效率就没有掠夺式定价。企业竞争是生死存亡之争,各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不得不千方百计提高效率。效率正是来自于这种毫无人道的竞争。恩格斯曾指出,历史的进步是以恶为代价的。价格战也属于这种“恶”吧。 我国的许多行业仍然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效率低下,如汽车、钢铁、医药行业都是这种情况。这些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必定要在竞争中形成几个大寡头企业。这种企业的合并不能由政府有计划地用行政方式来实现,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有实力的企业采用掠夺式定价来实现做大做强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彩电、家电等行业已开始了这种价格战,并有一定的结果,但从整个经济来看,价格战刚刚拉开序幕,好戏还在后面。也只有经历过这样一场风雨,中国才能有真正走向世界的成功企业。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