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标准不一牛市来又复去 基金:永远的多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0:51 证券时报 | ||||||||||
唐健 前后标准不一 2004年上半年行情变化莫测、大起大落,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法发生变化在所难免。不过,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前后标准不一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就颇令人费解。
在2003年年报中,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认为2004年已具备牛市基础,并表示2004年股市在业绩、资金和信心良性互动上决定了市场的牛市特征,在投资策略上要采取“更加积极进取的牛市思维”。 时至2004年半年报,基金经理们已不再提“牛市”二字,甚至对是否具备牛市基础表示怀疑,有基金经理直言“在一些本质性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之前,A股市场不具备长期牛市的基础”。那么这些本质性问题是什么呢?仔细阅读基金经理的述职报告,所谓本质性问题无外乎股权分置、国有股流通等,而这些问题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令人费解的是,2003年年报中基金经理们是如何判断2004“牛市”将至的呢? 始终保持乐观 基金经理们长久以来在公开场合总是“乐观地”看待股市,无论是在行情高涨还是低迷时都是如此———2003年年报和2004年半年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的基金管理人报告洋洋洒洒,从宏观经济、股市后市分析到投资策略、行业侧重,十分详尽。对市场看法明显偏多,而对于利空分析,基本是一笔带过,即使有少数基金经理提到担心经济过热引至国家政策变化,也是轻描淡写。同样的,在经过了长达四个月的下跌后,在2004年半年报中,基金经理对“股市的中长期”走势仍然“保持乐观”。只不过,基金经理不曾向投资者说明,所谓的中长期究间有多长。 其实,仔细阅读多年来基金管理人的报告,投资者可以发现,无论市场环境多么恶劣,基金经理们总能发现亮点,给投资者打气。因为,制度决定他们是“天生的永远的多头”。在缺乏避险机制下,基金经理都看空了,那还有谁会买基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