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钢铁业上市公司信任度三大杀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 17:56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研究院 王静/文

  说明:本报告以有责任的公共信息为依据,对钢铁业上市公司信任度状况进行整体评价;为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剔除部分业务多元化的公司,选择26家钢铁产业特征突出的公司作为样本;本年度钢铁业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为33.33分,低于2004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平均水平(35.6分),属于信任度指数较差的一个产业板块。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表观盈利差异背后隐藏的重大信任度瑕疵

  发生在钢铁业上市公司之间的总资产收益率差异到底说明了什么?是有差别的竞争力使然,还是另有原因?

  尽管2003年度钢铁业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长率高达77%,但稍加分析即可发现,这一产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其实并不像投资者想象得那般皆大欢喜。表1提供了2003年度钢铁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极不均衡,其中川投长钢(资讯 行情 论坛)的总资产收益率最低,仅为0.17%,而酒钢宏兴(资讯 行情 论坛)则高达15.74%,产业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7.29%。

  有必要说明的是,本报告之所以不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原因是所谓公司盈利是由公司所占用资产获得的,但净资产就公司而言并不是资产,而是资产的来源,与负债属于资产来源的道理一样。净资产作为资产只有就股东而言才成立。从这一意义上讲,净资产收益率只能揭示股东占用资产的盈利能力,却不能揭示公司占用资产的盈利能力。

  为什么钢铁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存在上述巨大差异?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竞争力,并得出竞争力强的公司总资产收益率高,而竞争力弱的公司总资产收益率低。必须承认,这应当是解释总资产收益率差异惟一正确的原因。不过,假如能够发现其他线索,并说明该等线索足以导致总资产收益率出现差异,那么,上述表观的资产收益率所显示的巨大差异恐怕就另有原因。

  毫无疑问,产品的高毛利率是导致公司获得较高总资产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分部报告显示,钢坯与冷轧产品都属于钢铁业上市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2003年部分样本公司钢坯和冷轧产品的毛利率对比情况。可以看到,相同产品在不同样本公司之间毛利率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鉴于冷轧产品在质量规格上的价格差异巨大,因此,单凭毛利率似乎不足以质疑总资产收益率。但是,钢坯则不同,该等产品的质量规格差异并不明显,在毛利率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不能排除相关上市公司对外销售的钢坯价格存在重大公允性瑕疵。

  对太钢不锈(资讯 行情 论坛)的分析表明,在所有产品中,14.93%的钢坯毛利率是最高的,其次分别为冷轧不锈板8.93%,热轧卷板4.74%,其他不锈钢3.62%。如此说来,该公司只生产并对外销售作为初级产品的钢坯要比深度生产销售钢材制品合算得多。然而,很难让人相信初级产品的毛利率要比深度生产制品的毛利率高。进一步说,鉴于钢坯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占主营业务利润合计的28%,如果钢坯的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有欠公允,那么这家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就值得质疑。

  毛利率差异分析仅仅是研究人员对评价钢铁业上市公司信任度的一条线索。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另有重大发现。

  普遍而不公允的

  会计估计变更

  利用会计估计变更,以调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坏账准备比例等手段人为操纵利润是2003年度钢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普遍特征。

  仔细阅读钢铁业上市公司2003年报就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公司发生了会计估计变更,主要体现在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并因此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提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方面。统计显示,在26家钢铁业样本公司中,发生各类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司达到11家,占样本总量的42.31%。

  以唐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为例,董事会2003年度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全年增加折旧1.24 亿。另外,该公司还计提了技术开发费3亿元,这在以往年度是没有的。经查验,公司于2001年制定了技术开发费的计提及使用办法,之后一直未见计提,直到业绩大幅增长的2003年才进行计提。考虑到公司技术开发费的实际计提比例从原来的0%调高到现在的水平(未见披露具体比例——作者注),因此该等事项也应当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范畴。2003年唐钢股份实现利润总额11.63亿,增长率为35.23%。表面上看,如果唐钢股份不进行上述两项会计估计变更,则2003年利润总额增长率将高达84.53%。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变更后的会计估计适用于以往会计年度,岂不就意味着该公司以往年度实现的利润是建立在不公允的会计估计基础上吗?

  唐钢股份董事会关于计提3亿元技术开发费理由的披露极不充分。为什么以往会计年度不计提?以后会计年度是否继续计提?毫无疑问,如果2004年度不予计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税前利润必定大幅增长。显然,计提技术开发费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唐钢股份董事会人为调节利润的手段。

  宝钢股份2003年度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余额为1015亿元,共计提固定资产折旧74.15亿,其中包括由于缩短除大型运输设备之外的运输类设备使用年限而增加的折旧费19.06亿元。另据2003年报披露,该公司运输类固定资产原值年初余额为93.60亿元,年末余额为95.26亿元,平均占用余额为94.43亿元。董事会表示,在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前,运输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6-10年,年折旧率为9.6%-16%,全年折旧费用为4.87 亿元,变更后运输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5年,年折旧率为9.6%-19.2%,应计入当年的折旧费用为23.94 亿元。令人吃惊的是,变更后的运输类固定资产年度折旧费用是变更前的3.92倍。这同时也意味着该等会计估计变更将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运输类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提高了3.92倍由5.16%提高到25.35%。

  值得注意的是,与该等折旧率对应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分别为变更前大致20年,变更后大致4年。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既然董事会披露的会计估计变更前运输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10年,为什么依据折旧率换算的使用年限为20年?既然董事会披露的会计估计变更后运输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5年,为什么依据折旧率换算的使用年限为4年?

  首先,与20年使用年限对应的运输类固定资产折旧率5.16%显然是不公允;其次,与4年使用年限对应的运输类固定资产折旧25.35%也有欠公允,即使是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出租车折旧率也明显低于这一水平;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依据折旧率换算的运输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董事会披露的使用年限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说明宝钢股份至少在以往年度财务报告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面涉嫌重大虚假陈述。宝钢股份在以往年度报告中未披露运输类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情况,假设2002年运输类固定资产原值为92亿元,按照10年计算的折旧率应当为10%左右,当年应折旧费用为9亿元左右。鉴于会计估计变更前运输类固定资产2003年度应提取的折旧费用仅为4.87亿元,不难推算出该公司2002年度实际提取的运输类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很可能较应折旧费用减少一半。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公允性瑕疵,而且是一个真实性瑕疵,说穿了就是一个事关财务报告虚假陈述的瑕疵。真实性虽然不同于公允性,但不真实同样可以导致业绩以至财务报告不公允。

  依据上述事实,围绕宝钢股份针对运输类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的会计估计变更,人们不仅可以看出以往年度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不公允的,而且可以发现以往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涉嫌重大虚假陈述。这也是判断该公司2003年会计估计变更有欠公允的有力证据。

  表2列出了2003年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钢铁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尽管与上述唐钢股份和宝钢股份有所不同,但表中列举的其他上市公司同样存在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允性瑕疵。

  有必要指出,只有太钢不锈、凌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两家公司的会计估计变更经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其余9家公司均未对该等涉及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重大会计估计变更在股东大会层面加以表决。由此疑似公司重大事项未经股东大会讨论,或者说董事会在未经股东大会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改变会计核算政策,以至于依据变更后的会计核算办法编制财务报告涉嫌违反权责发生制。

  公允折旧不公允

  近乎离奇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差异,令人无法信任钢铁业上市公司的表观业绩。不能核实公允折旧,就不能核实公允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投资还有何意义呢?

  业绩反映收益(收入)与费用(成本)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家公司当前折旧率不能公允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在基于使用年限确定的折旧年限内系统性摊销的情况,就意味着不公允的表观业绩。

  图3显示了26家钢铁业上市公司2003年固定资产折旧率差异情况。常识告诉人们,同属于一个产业的公司,其固定资产折旧率应当不会有较大的差别。然而,图3显示的情况并非如此。从最低点川投长钢折旧率1.99%到最高点杭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折旧率15.46%,固定资产折旧率出现了跨度接近14个百分点的差异,平均值为6.67%(严格地讲,假设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不存在公允性瑕疵,剔除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钢铁业上市公司2003年度公允折旧率似乎在6.20%左右),有10家公司的折旧率在6%以下。那么,那些明显低于该等水平的折旧率因何而来?查阅川投长钢、大冶特钢(资讯 行情 论坛)、新钢钒(资讯 行情 论坛)等疑似存在公允折旧瑕疵的上市公司年报,未见董事会就固定资产折旧的异常情况做出任何说明。

  过低的折旧率通常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估计过长所致。表3选取韶钢松山(资讯 行情 论坛)、川投长钢、大冶特钢三家公司的折旧年限进行对比。其中韶钢松山折旧率为7.66%,处于正常水平,而另外两家公司折旧率明显偏低。

  分析表明,折旧率最低的川投长钢除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属于正常范围之外,其他类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均存在严重的高估现象。假设川投长钢的折旧率提升到平均值6.67%的水平,全年折旧额将增至1亿元,增加的折旧费用0.7亿元将导致公司2003年度利润总额变为-0.61亿元。这一结果显然是董事会不愿意接受的。

  大冶特钢折旧率的异常情况源于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过长。37-50年的折旧年限几乎是同业公司的两倍。假设该公司折旧率提升到6.67%,全年折旧额将增至1.42亿元,由此增加的折旧费用0.62亿元将导致公司2003年度利润总额变为-0.29亿元。

  此外,在宝钢股份将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调整为5年之后,表3列举的3家以及其他钢铁业公司同类固定资产高于5年的折旧年限都存在有欠公允的可能性。

  至于杭钢股份畸高的折旧率,源于该公司发生的一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变更。2003年杭钢股份在未经股东大会决议的情况下,不仅缩短了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而且将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双倍余额抵减法,因此造成2003年固定资产折旧率高达15.46%。

  关联方购销价格及披露的公允性瑕疵

  如果关联方购销业务建立在不公允的交易价格基础上,将直接导致公司业绩显失公允。只有完善针对关联方交易价格的附加披露,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关联方之间可能发生一些在非关联方之间不一定会发生的交易;而且关联方交易所订立的价款可能与非关联方交易不同。换句话说,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相比更容易造成交易价格的不公允,因为关联方之间的定价过程有一定的灵活性。正因如此,钢铁业上市公司如何在普遍存在关联方交易的情况下体现可以核实的公允性就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最基本的定价方法为“不加控制的可比定价法”,即参照非关联方之间在经济上可比的市场中买卖类似商品所采用的价格。如果关联交易价格不是按照非关联方自由买卖被交易商品时的价格确定,而是按照受到控制的、高于或低于非关联方之间的价格确定,由此形成的价格将是显失公允的。应该说,国际会计准则对关联方交易公允性的判断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只有当同时披露关联方交易价格和非关联方自由买卖被交易商品时的价格,才能使报告使用者对关联方交易定价的公允性做出判断。

  遗憾的是,在26家钢铁业上市公司年报中,未看到任何一家公司采用上述方法确定关联方交易价格并予披露。年报在披露关联方交易定价时往往只简单标明“市场价”或“协议价”,这种概念模糊的说法并无法令投资者判断其关联方价格是否“不加控制”,是否“可比”。一些存在委托关联方销售业务的公司虽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认可的“转售法”定价,但却不能证明其为转售者扣除的毛利足以弥补销售费用并使转售者获得适当利润。另一些公司在披露关联方采购交易价格时只披露“成本加成价”,但无证据证明其加成的金额能够抵消销售方为上市公司提供采购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例如宝钢股份有部分钢铁产品的销售是通过宝钢国际及其附属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进行的,按独立第三方客户的销售价格低1%~5%的价格定价。本年度公司销售给宝钢国际的钢铁产品为296.95亿,根据差价基准,公司实质上向宝钢国际及其附属子公司和分支机构支付了人民币4.77亿元的代理费,比例为1.6%。究竟这1.6%的代理费是否能够使宝钢国际获得必要利润,鉴于董事会披露不充分,研究人员不得而知,想进一步判断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更是无从下手。

  还有一些公司甚至不披露关联交易定价政策,例如武钢股份2003年购买的备件、工具、辅助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中包含5.26亿为公司委托控制性股东武钢集团代为向外采购。经查验,未见董事会披露委托关联方采购的定价政策。这显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距甚远。在“2004上市公司信任度调查工作底稿”中,26家钢铁业上市公司在“委托关联方销售/采购定价是否公允”这两项信任度标准下的得分均为0。

  研究人员注意到,并非所有境内上市公司对关联方交易定价的披露都如此糟糕,中小板首家上市公司新合成便是一个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准则的典范。依据新合成招股说明书该公司关联方交易定价采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与《国际会计准则》所称“不加控制的可比定价法”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披露并对比最近三年该公司销往关联方新旅程的价格、销往终端用户的价格以及在转售情况下新旅程转售给第三方的价格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了判断关联方交易价格公允性的依据。

  有必要将新合成上述关联方销售定价方法引述如下:

  第一步:分产品列示向新旅程销售加权平均价和非关联方出口加权均价,如表4所示;

  第二步:对向新旅程销售价格和非关联方出口价格进行差异分析;

  第三步:分产品列示向新旅程销售价格和新旅程转售价格以及新旅程赚取的差价,见表5;

  第四步:对向新旅程销售价格和新旅程转售价格进行差异分析,并分析转售价格对本公司当期利润的实质性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确定的公允列报原则是:“恰当地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并在必要时提供附加披露,则可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形成公允列报的财务报告”。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复杂性,决定了上市公司在披露上不能仅限于定价原则或方法,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必要的附加披露,即附加披露可比价格情况。很显然,新合成的披露方法是符合公允列报要求的,它为钢铁业上市公司关于关联方交易定价的披露树立了样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能够做到的,为什么大型上市公司不可以做到呢?

  (本文摘自经济观察研究院所做《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信任度研究报告》,发表时有一定删节——编者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钢铁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