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改革意在圈钱 阶段底部悄然形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 09:30 经济导报 | ||||||||||
    本周最引人瞩目的消息莫过于证监会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笔者周二刚看到证券报《新股暂缓发行》标题的时候,还以为证监会真的要出政策救市了,但看完具体内容之后,不免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救市,简直就是“圈钱宣言”。如果新股发行方式变为询价方式,“圈钱”就可以畅行无阻了,牛市可以
    其实,询价制度、市场化定价发行在中国的A股市场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大家还记得2000年那个以88倍市盈率发行的闽东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000993)吗?周五收盘价是4.35元,仅为发行价11.5元的37.9%,而且股票在上市后第三年就出现亏损。在市场化定价发行了10多只股票后,由于市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强烈反对,证监会当年就悄无声息地取消了这种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尝试,新股发行重新回到不高于20倍市盈率定价的老路上来。     现在20倍市盈率的发行政策为什么要改变呢?是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长远发展吗?依笔者看,不像。股市到目前已跌得面目全非,新股跌破发行价成了家常便饭,这就预示着,照现行的方法,股票快要发不出去了。所以为了“圈钱”,游戏规则必须要改变一下了。     而且从《通知》看,询价制度实施后,中小投资者的“新股配售”福利似乎要被取消了,不但如此,在新股定价上,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也被剥夺干净。那么,新的发行制度实施后,谁又会得到好处呢?表面上是基金和券商,但实际上是政策的制定者,它捞到的好处最多,既可以推卸掉新股定价审查不严的责任,又可以不管二级市场的死活名正言顺地快速发行股票,年底的工作总结中还可以有年融资额创历史新高的不朽“政绩”。     新股发不出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20倍市盈率,而在于二级市场的异常低迷,在于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心的丧失甚至崩溃。股市有涨有跌、有高潮有低谷都是正常现象,但让股民承担所有的历史改革成本就不正常了。计划经济下堆积起来的问题,非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这符合我们所倡导的“三公”精神吗?     所以,笔者认为,询价制度的实施不但不是利好,而且是中长期的大利空。万一那天股市走牛了,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又会到88倍,甚至188倍。     如此分析,是不是说明股市马上就会暴跌呢?不会的!原因有两个,一上暂缓发行新股,客观上给二级市场带来难得的喘息机会,在新股重新发行前,市场的基本面会相对宽松,不会有大的利空消息出台,主力可能借机做一波反弹;二是一项新政策的推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制定的过程中有可能听取一些普通股民的意见,也有可能因为各方难以达成共识,造成相当时间内新政策无法出笼,“暂时”究竟有多长,谁也无法预测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