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球星科比案被取消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 03:13 新京报

  前几天,为审NBA球星科比,陪审团的遴选工作在大张旗鼓地进行,但形势很快急转直下。《新京报》9月3日报道,由于女原告不愿在正式庭审阶段出庭作证,性侵犯证据不足,科比的强奸案已被取消。

  许多人认为这是“金钱的魅力”让科比能聘请最好的律师,能给原告施加最大的压力,从而让其逃脱法网。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引发原告撤诉的直接起因是一份对其合法权益“极端有害”的文件被法院工作人员“不小心”传到各大媒体手中,科比的律师团也公布了她的名字。这些都给她带来了巨大伤害,她甚至因此受到死亡威胁。这些精神上的伤害和难以承受的压力,使她最终决定不再出庭作证。法庭的失误和媒体的“逐猎”行为最终成全了科比逃脱法网。

  大多数被害人相对于被告人是弱者,他们受到被告人的侵害已经是不得已的事。因而,在对被告人的审理中,无论是司法警察、检察官、法官,还是媒体都要遵守为被害人隐私保密的底线,避免被害人因为在案件的审理中隐私被透露,而受到来自被告的威胁和舆论的歧视,遭受“第二次被害”。防止被害人的“第二次被害”,不仅保护了被害人的人权,也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这就要求司法人员不仅要把查明案件真相作为主要目标,也要把在诉讼进程中周全地保护被害人作为一个目标。

  媒体在进行案件报道时,也负有对被害人隐私保密的义务。科比案出现“戏剧性”结局,就是被害人隐私没得到保护造成的。

  如果科比案发生在中国,科比恐怕不能因被害人的撤诉逃脱法网。因为强奸案在我国是公诉案件,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追究,不以被害人的意愿为转移。但在对案件的诉讼中,司法机关和媒体对被害人“第二次被害”的事也不少。

  在传统的诉讼观念中,司法机关把被害人大多是作为保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工具,而较少注重对其心理感受及隐私的保密。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成效是有目共睹,但它也是“双刃剑”:一方面进行正当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也会为“吸引眼球”不惜侵权。近年来,媒体在案件报道中涉嫌使被害人“第二次被害”的案例时有发生。

  在案件的诉讼中,注重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避免因为司法和媒体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第二次被害”,是科比案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杨涛(江西检察官)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