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透视机构参与再融资玄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 11:15 证券时报

    明日是中国证监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预计不久新股发行将正式采用新的定价发行方式。而对于再融资市场来说,询价制度其实并不陌生,其中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的因素对IPO市场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转债、增发两重天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近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据本报信息部统计,今年前8个月共有6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7家公司增发A股进行再融资,有迹象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可转债和增发亲疏有别。

    数据显示,每只可转债平均有200家机构认购,而每只增发新股平均只有64家机构参与配售;此外增发新股的各家公司之间也存在差异,参与申购的金额高者可达到300到400亿,如长安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有111家机构参与配售,而最低的一家公司仅有17家机构申购。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多家机构在可转债认购名单中频频出现,如平安证券,除了歌华转债外,其他5只可转债均榜上有名。对此,其债券部经理陈利军坦言,他们也有意认购歌华转债,只因当时资金出现短期周转不灵而作罢。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林瑾表示,目前可转债风险较低,只要获配大多都有利可图,因此受欢迎程度远胜增发,平均每只转债中参与申购的资金量是参与增发的3到4倍。

    资金成本左右机构申购

    分析统计数据,记者发现一个现象:当某家公司再融资中签率较高时,其他机构(除基金、券商、财务公司以外的机构)的参与程度明显上升,如兰州铝业(资讯 行情 论坛),其中签率为7.2%,其他机构配售量占所有机构的比例高达64%;而对于中签率在1%以下的再融资项目,其他机构所占比例也徘徊在20%左右。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机构投资者参与申购资金的性质及成本有关。

    申银万国的林瑾表示,按规定机构参与申购可转债和增发都需要预付40%的订金,并且这部分资金要被锁定3天,如果是增发股票还需要锁定两周才能上市。这其中损失的利息就是其资金成本。

    世纪证券的研究员万铭认为,目前券商和财务公司一般是利用自有资金参与再融资,基金的现金也较宽裕,而大多数其他机构都是利用国债回购等工具进行短期资金拆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资金成本,这也决定了其他机构投资者在选择参与申购时会更加谨慎。

    平安证券的陈利军就表示,他们考虑是否参与可转债申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公司法人股东是否放弃配售,“如果法人股东放弃配售,该转债的中签率就有保障,起码是大于1%,这样我们的资金成本大概就是每一张1元,目前转债在每张102元到106元之间波动,除去成本我们还有利可图。”

    基本面决定受欢迎程度

    业内人士均表示增发股受欢迎程度与该公司的基本面和二级市场股价息息相关。

    世纪证券的研究员万铭表示,基金、券商等理性的投资者主要参考公司的募集资金投向及过往业绩,如果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有良好的收益预期,机构投资者一般会大量申购,而且会中长期持有。

    林瑾认为,股价也是左右机构投资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发价一般是发行前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八五折,如果当时大市低迷,一个跌停板就可能让增发股跌破发行价,让投资者套牢,他们不得不谨慎。”

    再融资不受发行新政影响

    业内人士还表示,由于是否参与申购与公司基本面紧密相连,是否愿意付出资金成本完全取决于机构的投资意愿,因此新股发行采用询价制度对再融资影响不大。

    “如果不是同一申购段可说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同一申购段则机构可能倾向于首发,因为虽然新股接连跌破发行价,但还是比增发风险要小。”林瑾说。

    世纪证券的万铭也表示,目前新询价制度的细则还未出台,尚留许多疑问,而且向询价对象20%的配售比例对机构而言较低,短期内可能对发行格局影响不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再融资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