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改何必赶股权分置“晚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10:46 证券时报 | ||||||||||
    近日,《金融时报》报道,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表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将有可能以全流通方式上市。他说,只要符合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如果是境内外同时上市,这些股权应该说在一定条件下可流通,可减持,可转让。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持股也应可以流通。对此,笔者认为,由于管理部门并没有出台任何有关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游戏规则”,甚至连时间表都还没有,因此短时间内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这仍是一个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回想起来,国有银行改革和国企改革
    如果继续追寻下去,我们会发现,造成中国银行系统的低效率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政府权力对银行系统业务经营的干预,二是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并采取非市场化的机制,使银行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尽管近几年中国加快了以强化市场竞争为目的的银行业开放力度,但有关研究和国有银行的实践一再表明,单纯依靠竞争并不能保证效率。因为如果竞争者本身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治理结构,不需要承担破产的风险与后果,则单纯的竞争反而可能使每个竞争者的盈利能力下降。 那么,银行业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呢?一个更积极的策略是将国有银行甚至股份制银行的部分股权出让给投资者包括国际投资者。目前几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并计划上市,相信对国有银行提高经营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联系到一直困扰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如果“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将可能以全流通方式上市”成为现实,这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比较彻底的股份制改造的收益不但体现在被改造银行的股权结构的改善,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有效经营创造条件,而且意味着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将启动求解的阀门。     我们相信,股权分置问题总有一天要解决。但是否在此时和在此对象上拧开全流通的阀门,我们还是有担忧之处。一是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金融神经系统甚为敏感。由于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必须消除任何可能出现的风险,而这将是一个难度相当高的系统工程。二是市场风险,无论怎样,全流通一定会增加筹码的供给,如何能使全流通释放的筹码“软着陆”,是管理层需要高度智慧来解决的一个难题。可供参考的是,试点公司的股权改革先从可流通做起,给市场一个锁定全流通的期限,使价格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增加资金的供应量,并以强大的国家信誉来缓解可能造成的市场压力。三是政府信誉风险,如何能保证在改革过程中不与民争利,选择时机和事先的政策安排就很重要。     扭曲的价格体系造成了很多的寻租机会,而股权分置是形成扭曲价格体系的罪魁祸首。我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初衷之一也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的股改也应该不要把扭曲的价格体系所形成的扭曲价格当作最后的晚餐。
|